2025年学生工作部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学校“十四五”学生成长规划,以加强党的建设引领方向,始终坚持“学生工作部主导、二级学院主管、辅导员主抓”的学生管理模式,创新学生管理工作方式方法,促进内涵提升,为学生成长成才奠定坚实基础,努力培养有大地情怀、精诚特质的新时代“湖湘工匠”,为学校“对标特高校,挺进前十强”“职教本科”“新双高”“双优计划”的发展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一、工作目标
学习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启动立德树人工程,营造立德树人生态圈,以提升学生工作质效为核心,坚定不移抓学风建设,以教育家精神引领学生工作队伍建设,围绕学校党委、行政工作部署和相关考核要求,构建更加完备的育人工作格局,落实学校十四五规划、双高校建设等相关学生工作任务,增强思政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工作任务
1.强化党建引领政治建设。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及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持续推进党支部“五化”建设,严格落实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主题党日、“三会一课”制度。开展“启智铸魂”育人行动,推进“党建+业务”深度融合;开展“行走课堂”清廉文化专题教育,全面助推清廉校园建设。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为新时代培养一支思想政治靠得住、工作责任心强、作风过得硬、热心服务学生的学管工作队伍。
2.继续推进校院二级管理。坚持“学生工作部主导、二级学院主管、辅导员主抓”的学生管理模式,进一步理顺和完善校院二级管理的职责,用好学校-学院-班级-学生四级考核体系。修订完善二级学院学生教育管理目标考核文件,推进二级学院制定并完善自主管理相关制度,进一步完善落实校院二级抽核机制,激发二级学院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3.抓好学生日常教育与思政教育。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把意识形态工作贯穿学生教育管理全过程,强化思想引领,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强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做好民族学生管理服务工作;进一步深化落实“五育并举”学生综合评价改革,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以日常管理做基石,多措并举抓好学风建设;以晚自习为依托,丰富思政教育第二课堂;以重要时间节点为契机,奏响主题思政教育最强音;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教育,重点打造三个典礼,深入推进主题班会课程化建设;组织辅导员和学生参加省“奋斗青春号”等思政品牌活动。
4.提升辅导员队伍思政育人能力。继续坚持“内培+外培”“主题+专题”,多元培训,赋能成长促提升;继续优化“抽核+考核”,精细管理,规范工作保实效;继续助力“校赛+省赛”,规划引领,助力提升强发展。组织参加第二届全省辅导员综合育人能力提升示范观摩活动,培育省辅导员年度人物,落细落实辅导员谈心谈话制度,优化辅导员考核评价体系,关心辅导员成长发展。
5.构筑学生心理健康的坚固防线。落实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三年提升计划和一对一心理帮扶工作,完成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示范中心验收。开展心理课程教学改革,抓好心理育人主阵地,丰富学生的心理认知;创新活动形式,丰富心理育人的内涵,激发心理成长动力;升级咨询服务,提升专业助人的实效,守护学生心灵港湾;筑牢预警防线,细化排查干预的过程,防范心理危机风险。进一步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落实家校联系机制,争取全年无因心理健康问题导致的恶性事件。
6.优化学生资助育人工作。健全学生资助制度,规范工作流程,强化对学生资助资金的监管;结合最新政策及学校实际情况,对奖助体系进行必要的修订和完善,落实国家和学校的各项资助政策,确保各类奖助学金按流程及时发放到位;建立健全勤工助学管理机制,优化岗位设置;将学生资助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紧密结合,开展一系列资助育人活动,全面推进资助育人取得新成效。
7.深化公寓育人环境建设。积极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落实学校“心系学生·情暖校园”领导干部下寝走访工作方案。推进老校区9、10、11栋提质改造工作,确保2025级新生顺利入住;推进公寓校院二级管理改革,进一步落实公寓管理主体责任,继续实行自主熄灯和断网活动。实现学生公寓标准化建设与育人功能的完美融合,更好服务于大学生的学习成长。
8.规范劳动实践课程建设。创新“6+2+1”理实一体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认真组织学生开展校园日常清扫和保洁工作,推进学生“公寓收纳习惯提升”主题实践活动,开展2025年学生劳动标兵评选活动,推进理论与实践结合,提高学生劳动素养,提升劳动实践育人成效。
9.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培养。加强学生干部纪律意识和服务意识教育培养,进一步提升学生干部的业务能力和服务能力。定期开展学生干部素质能力提升专题培训,完善学生干部管理考核制度,建立实践反馈机制,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优化服务流程和方法。
10.实施思政项目驱动。以学生成长型发展育人为主线,以三全育人为驱动,以解决学生实际问题为导向,以学生工作特色创新项目为抓手,争取立项一批省级、校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立项6个校级学生工作特色创新项目,进行“一院一品”学生工作品牌项目建设;全力推进在建省级思政项目的建设和结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