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博览群书

孩子你慢慢来--夜读龙应台

发布时间:2018年2月24日

吸引我的是《孩子,你慢慢来》中的卷首语:“我在石阶上坐下来,看着这个五岁的小男孩,还在很努力地打那个蝴蝶结:绳子穿来穿去,刚好可以拉的一刻,又松了开来,于是重新再来;小小的手慎重地捏着细细的草绳。淡水的街头,阳光斜照着窄巷里这间零乱的花铺。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这个孩子从从容容地把那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封面就是一道长长的铁轨中的一段,铺了一地金黄,孩子在慢慢踱步,神情是那样的专注。文字说明是“长长的路,慢慢地走”。画面上没有我们想象中的一望无际的长路,只有脚下这一片小小的空间,似乎在告诉我们:不要注视那么远,我们不需要拼命赶路,只须看着脚下的一点路。

仿佛瞬时,安抚了我浮躁急进的心,翻开扉页,作者是龙应台。这里的龙应台全然没有《野火集》里的忧国忧民,呈现于书里眼前的只是一个母亲,爱着她的两个孩子,仅此而已,却使我产生了更大感动与思考。尽管我还不是一位母亲,但是我觉得这书适合所有已经或将会成为母亲的人看,适合所有教育工作者看。诚如封底所言:“这本书里的龙应台是一个母亲,与生命的本质和起点素面相对,做最深刻的思索,最不思索的热爱。它不是对传统母职的歌颂,它是对生命的实景写生,只有真正懂得爱的作家才写得出的生活散文。”

所有的育儿教育书都告诉我们,在孩子的成长中出现了这样那样让你无奈的事必须控制自己的情绪,但在面对孩子时,所有的定力似乎都要打个折扣。我们忍不住要拿自己的孩子去和别人家的孩子进行对比,认为他样样都不应该落后,我们希望他有出乎意料的进步,却不能容忍他有任何形式意义上的退步。我想起了自己孩童时期,艳羡同村的小伙伴肆意在田野奔跑,我却悲催的捧着《唐诗三百首》背的磕磕绊绊,或者吭哧吭哧的算着到现在我也搞不明白为什么不能分笼的鸡兔同笼试题。爸爸总是抚摸着我的头说:“这是为你好!”然后勾出要做的试题,告诉明天下班回来需要检查。龙应台看着那个五岁的孩子,用草绳打个蝴蝶结,她愿用一生的时间去等,等他五岁的手指把这个蝴蝶结扎好。扪心自问,我们有她那样用一生去等的耐心与勇气吗?

作者没有像一般人那样,狭义地把孩子看作自己生命的延续,而是把孩子看作和自己一样的、来这个世界上看看的一个人,只是时间先后不一样而已。她写道:“妈妈必须做导游,给安安介绍这个世界,安安是新来的。而妈妈漏掉的东西,安安得指出来,提醒她。”很简单的一句话,却撼动了我!她把母子间的关系看作是平等的、互助的,甚至孩子可能比母亲懂得更多。孩子的淳朴,孩子的真实,孩子没有被污染的心灵,使得他们的眼睛更明亮,心底更纯净。在她的眼里,孩子是我们成人的老师。我们走在岁月的路上,遗忘了许多美好的风景,忽略了许多美好的事物,是孩子以一颗纯真的心,用一双稚嫩的手,帮我们一一拾回。这样,我们在人生的暮年,才得以返回童真。

现在的我,浮躁的时候,就算自己知道有什么地方该注意却完全控制不了,亲身经历才能明白那种无力感和慌张感,慢慢的我变成了自己最讨厌的那种人,急功近利。经历后再去自省,才发现自身的问题浮躁是心态上面的问题,自卑和自我膨胀。在生活中,我们也不能不接受这样的一个事实:也许一辈子都追不上别人。那该怎么办呢?别急,我们还是要等等自己的灵魂。我们不能为了去追赶别人,就不顾脚的疼痛,就不顾自己心的劳累。

细细翻阅了前面几章,爸爸已经选好了要购买的书,看到我宝贝地捧着这本书,意味深长地眯着眼说“女大不中留喽!”。跨出书店大门,三九隆冬,隐隐约约能闻到腊梅香气,绵绵袅袅,就那样慢慢飘到我的心房,我的心界也好像变得静谧美好,浮躁消散,暗暗告诉自己慢慢来,等等自己的灵魂。


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