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首页>>职教研究

高职信息与动态2016年第六期

科研与职教发展处编

发布时间:2016年12月31日

教育部关于印发《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的通知

教外[2016]46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内各司局、各直属单位:

为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经国务院授权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我部牵头制订了《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并已经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教 育 部

                                                         2016713



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

推进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为推动区域教育大开放、大交流、大融合提供了大契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教育加强合作、共同行动,既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又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人才支撑。中国愿与沿线国家一道,扩大人文交流,加强人才培养,共同开创教育美好明天。

一、教育使命

教育为国家富强、民族繁荣、人民幸福之本,在共建“一带一路”中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教育交流为沿线各国民心相通架设桥梁,人才培养为沿线各国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提供支撑。沿线各国唇齿相依,教育交流源远流长,教育合作前景广阔,大家携手发展教育,合力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是造福沿线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

中国将一以贯之地坚持教育对外开放,深度融入世界教育改革发展潮流。推进“一带一路”教育共同繁荣,既是加强与沿线各国教育互利合作的需要,也是推进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中国愿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承担更多责任义务,为区域教育大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合作愿景

沿线各国携起手来,增进理解、扩大开放、加强合作、互学互鉴,谋求共同利益、直面共同命运、勇担共同责任,聚力构建“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形成平等、包容、互惠、活跃的教育合作态势,促进区域教育发展,全面支撑共建“一带一路”,共同致力于:

推进民心相通。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人文交流,不断推进沿线各国人民相知相亲。

提供人才支撑。培养大批共建“一带一路”急需人才,支持沿线各国实现政策互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

实现共同发展。推动教育深度合作、互学互鉴,携手促进沿线各国教育发展,全面提升区域教育影响力。

三、合作原则

育人为本,人文先行。加强合作育人,提高区域人口素质,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人才支撑。坚持人文交流先行,建立区域人文交流机制,搭建民心相通桥梁。

政府引导,民间主体。沿线国家政府加强沟通协调,整合多种资源,引导教育融合发展。发挥学校、企业及其他社会力量的主体作用,活跃教育合作局面,丰富教育交流内涵。

共商共建,开放合作。坚持沿线国家共商、共建、共享,推进各国教育发展规划相互衔接,实现沿线各国教育融通发展、互动发展。

和谐包容,互利共赢。加强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寻求教育发展最佳契合点和教育合作最大公约数,促进沿线各国在教育领域互利互惠。

四、合作重点

沿线各国教育特色鲜明、资源丰富、互补性强、合作空间巨大。中国将以基础性、支撑性、引领性三方面举措为建议框架,开展三方面重点合作,对接沿线各国意愿,互鉴先进教育经验,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全面推动各国教育提速发展。

(一)开展教育互联互通合作

加强教育政策沟通。开展“一带一路”教育法律、政策协同研究,构建沿线各国教育政策信息交流通报机制,为沿线各国政府推进教育政策互通提供决策建议,为沿线各国学校和社会力量开展教育合作交流提供政策咨询。积极签署双边、多边和次区域教育合作框架协议,制定沿线各国教育合作交流国际公约,逐步疏通教育合作交流政策性瓶颈,实现学分互认、学位互授联授,协力推进教育共同体建设。

助力教育合作渠道畅通。推进“一带一路”国家间签证便利化,扩大教育领域合作交流,形成往来频繁、合作众多、交流活跃、关系密切的携手发展局面。鼓励有合作基础、相同研究课题和发展目标的学校缔结姊妹关系,逐步深化拓展教育合作交流。举办沿线国家校长论坛,推进学校间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务实合作。支持高等学校依托学科优势专业,建立产学研用结合的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共同应对经济发展、资源利用、生态保护等沿线各国面临的重大挑战与机遇。打造“一带一路”学术交流平台,吸引各国专家学者、青年学生开展研究和学术交流。推进“一带一路”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促进沿线国家语言互通。研究构建语言互通协调机制,共同开发语言互通开放课程,逐步将沿线国家语言课程纳入各国学校教育课程体系。拓展政府间语言学习交换项目,联合培养、相互培养高层次语言人才。发挥外国语院校人才培养优势,推进基础教育多语种师资队伍建设和外语教育教学工作。扩大语言学习国家公派留学人员规模,倡导沿线各国与中国院校合作在华开办本国语言专业。支持更多社会力量助力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建设,加强汉语教师和汉语教学志愿者队伍建设,全力满足沿线国家汉语学习需求。

推进沿线国家民心相通。鼓励沿线国家学者开展或合作开展中国课题研究,增进沿线各国对中国发展模式、国家政策、教育文化等各方面的理解。建设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与对象国合作开展经济、政治、教育、文化等领域研究。逐步将理解教育课程、丝路文化遗产保护纳入沿线各国中小学教育课程体系,加强青少年对不同国家文化的理解。加强“丝绸之路”青少年交流,注重利用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文化体验、体育竞赛、创新创业活动和新媒体社交等途径,增进不同国家青少年对其他国家文化的理解。

推动学历学位认证标准连通。推动落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承认高等教育资历公约》,支持教科文组织建立世界范围学历互认机制,实现区域内双边多边学历学位关联互认。呼吁各国完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和认证机制,加快推进本国教育资历框架开发,助力各国学习者在不同种类和不同阶段教育之间进行转换,促进终身学习社会建设。共商共建区域性职业教育资历框架,逐步实现就业市场的从业标准一体化。探索建立沿线各国教师专业发展标准,促进教师流动。

(二)开展人才培养培训合作

实施“丝绸之路”留学推进计划。设立“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为沿线各国专项培养行业领军人才和优秀技能人才。全面提升来华留学人才培养质量,把中国打造成为深受沿线各国学子欢迎的留学目的地国。以国家公派留学为引领,推动更多中国学生到沿线国家留学。坚持“出国留学和来华留学并重、公费留学和自费留学并重、扩大规模和提高质量并重、依法管理和完善服务并重、人才培养和发挥作用并重”,完善全链条的留学人员管理服务体系,保障平安留学、健康留学、成功留学。

实施“丝绸之路”合作办学推进计划。有条件的中国高等学校开展境外办学要集中优势学科,选好合作契合点,做好前期论证工作,构建人才培养模式、运行管理模式、服务当地模式、公共关系模式,使学校顺利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发挥政府引领、行业主导作用,促进高等学校、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深化产教融合。鼓励中国优质职业教育配合高铁、电信运营等行业企业走出去,探索开展多种形式的境外合作办学,合作设立职业院校、培训中心,合作开发教学资源和项目,开展多层次职业教育和培训,培养当地急需的各类“一带一路”建设者。整合资源,积极推进与沿线各国在青年就业培训等共同关心领域的务实合作。倡议沿线国家之间开展高水平合作办学。

实施“丝绸之路”师资培训推进计划。开展“丝绸之路”教师培训,加强先进教育经验交流,提升区域教育质量。加强“丝绸之路”教师交流,推动沿线各国校长交流访问、教师及管理人员交流研修,推进优质教育模式在沿线各国互学互鉴。大力推进沿线各国优质教学仪器设备、教材课件和整体教学解决方案输出,跟进教师培训工作,促进沿线各国教育资源和教学水平均衡发展。

实施“丝绸之路”人才联合培养推进计划。推进沿线国家间的研修访学活动。鼓励沿线各国高等学校在语言、交通运输、建筑、医学、能源、环境工程、水利工程、生物科学、海洋科学、生态保护、文化遗产保护等沿线国家发展急需的专业领域联合培养学生,推动联盟内或校际间教育资源共享。

(三)共建丝路合作机制

加强“丝绸之路”人文交流高层磋商。开展沿线国家双边多边人文交流高层磋商,商定“一带一路”教育合作交流总体布局,协调推动沿线各国建立教育双边多边合作机制、教育质量保障协作机制和跨境教育市场监管协作机制,统筹推进“一带一路”教育共同行动。

充分发挥国际合作平台作用。发挥上海合作组织、东亚峰会、亚太经合组织、亚欧会议、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中阿合作论坛、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中非合作论坛、中巴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蒙俄经济走廊等现有双边多边合作机制作用,增加教育合作的新内涵。借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力量,推动沿线各国围绕实现世界教育发展目标形成协作机制。充分利用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中日韩大学交流合作促进委员会、中阿大学校长论坛、中非高校20+20合作计划、中日大学校长论坛、中韩大学校长论坛、中俄大学联盟等已有平台,开展务实教育合作交流。支持在共同区域、有合作基础、具备相同专业背景的学校组建联盟,不断延展教育务实合作平台。

实施“丝绸之路”教育援助计划。发挥教育援助在“一带一路”教育共同行动中的重要作用,逐步加大教育援助力度,重点投资于人、援助于人、惠及于人。发挥教育援助在“南南合作”中的重要作用,加大对沿线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的支持力度。统筹利用国家、教育系统和民间资源,为沿线国家培养培训教师、学者和各类技能人才。积极开展优质教学仪器设备、整体教学方案、配套师资培训一体化援助。加强中国教育培训中心和教育援外基地建设。倡议各国建立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多元化经费筹措机制,通过国家资助、社会融资、民间捐赠等渠道,拓宽教育经费来源,做大教育援助格局,实现教育共同发展。

开展“丝路金驼金帆”表彰工作。对于在“一带一路”教育合作交流和区域教育共同发展中做出杰出贡献、产生重要影响的国际人士、团队和组织给予表彰。

五、中国教育行动起来

中国倡导沿线各国建立教育共同体,聚力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首先需要中国教育领域和社会各界率先垂范、积极行动。

加强协调推动。加强国内各部门各地方的统筹协调工作,有序开展“一带一路”教育合作交流。推动中国教育治理体系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修订和教育综合改革,提升中国开展“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的质量和水平。教育部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等部门和全国性行业组织紧密配合,围绕共建“一带一路”大局,寻找合作重点、建立运行保障机制,畅通教育国际合作交流渠道,对接沿线各国教育发展战略规划。

地方重点推进。突出地方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的主体性、支撑性和落地性,要求各地发挥区位优势和地方特色,抓紧制定本地教育和经济携手走出去行动计划,紧密对接国家总体布局。有序与沿线国家地方政府建立“友好省州”“姊妹城市”关系,做好做实彼此间人文交流。充分利用地方调配资源优势,积极搭建海内外平台,促进校企优势互补、良性合作、共同发展。多措并举,支持指导本地教育系统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广泛开展合作交流,打造教育合作交流区域高地,助力做强本地教育。

各级学校有序前行。各级各类学校秉承“己欲立而立人”的中国传统,有序与沿线各国学校扩大合作交流,整合优质资源走出去,选择优质资源引进来,兼容并包、互学互鉴,共同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和服务共建“一带一路”能力。中小学校要广泛建立校际合作交流关系,重点开展师生交流、教师培训和国际理解教育。高等学校、职业院校要立足各自发展战略和本地区参与共建“一带一路”规划,与沿线各国开展形式多样的合作交流,重点做好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来华留学质量、优化境外合作办学、助推企业成长等各项工作的协同发展。

社会力量顺势而行。开展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一带一路”教育民间合作交流,吸纳更多民间智慧、民间力量、民间方案、民间行动。大力培育和发展我国非营利组织,通过购买服务、市场调配等举措,大力支持社会机构和专业组织投身教育对外开放事业,活跃民间教育国际合作交流。加快推动教学仪器和中医诊疗服务走出去步伐,支持企业和个人按照市场规则依法参与中外合作办学、合作科研、涉外服务等教育对外开放活动。企业要积极与学校合作走出去,联合开展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国家经贸发展。

助力形成早期成果。实施高度灵活、富有弹性的合作机制,优先启动各方认可度高、条件成熟的项目,明确时间节点,争取短期内开花结果。2016年,各省市制定并呈报本地“一带一路”教育行动计划,有序推进教育互联互通、人才培养培训及丝路合作机制建设。2017年,基于三方面重点合作的沿线各国教育共同行动深入开展。未来3年,中国每年面向沿线国家公派留学生2500人;未来5年,建成10个海外科教基地,每年资助 1 万名沿线国家新生来华学习或研修。

六、共创教育美好明天

独行快,众行远。合作交流是沿线各国共建“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的主要方式。通过教育合作交流,培养高素质人才,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提高沿线各国人民生活福祉,是我们共同的愿望。通过教育合作交流,扩大人文往来,筑牢地区和平基础,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中国愿与沿线各国一道,秉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理念,共同构建多元化教育合作机制,制订时间表和路线图,推动弹性化合作进程,打造示范性合作项目,满足各方发展需要,促进共同发展。

中国教育部倡议沿线各国积极行动起来,加强战略规划对接和政策磋商,探索教育合作交流的机制与模式,增进教育合作交流的广度和深度,追求教育合作交流的质量和效益,互知互信、互帮互助、互学互鉴,携手推动教育发展,促进民心相通,构建“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共创人类美好生活新篇章。



葛道凯:六大举措助高职教育创新改革发展

中国网629日讯(记者 曾瑞鑫)6月28日下午,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主持会议,教育部职成司司长葛道凯;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院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课程建设研究院院长姜大源;天津市政协医卫文体委员会副主任、天津职业大学原校长董刚;温州职业技术学院院长谢志远等出席发布会。葛道凯司长介绍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和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有关情况。

葛司长就高职教育改革发展举措与成效有哪些,未来高职教育创新发展重点做哪些事情等相关方面做了全面介绍,记者整理发言内容如下:

高职教育改革发展举措与成效有哪些?

今后高职教育创新发展有哪些举措?

未来一段时间高等职业教育要坚持问题导向,直面发展难题,总结各地实践经验,规划设计系列政策制度和任务项目,进一步优化结构,加快完善发展机制,提升发展质量,提高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能力。

(一)服务国家战略

一是适应需求,要对接技术进步、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的需求,同步规划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动态调整院校布局和专业结构。二是服务区域,要支持学校集中力量办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特色优势专业(群),深入推进地市级综合改革试点,探索东中西部合作机制,为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等发展作贡献。三是重在创新,要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四是面向世界,要主动发掘“走出去”企业需求,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技术技能人才和中国企业海外生产经营需要的本土人才,在境外开展职业教育。五是办出特色,各地要支持建设一批办学定位准确、专业特色鲜明、社会服务能力强、综合办学水平领先、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契合度高、行业优势突出的优质高职院校,争创国际先进水平。

(二)深化改革创新

一是落实考试招生改革,要规范实施“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试招生办法,系统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二是坚持培养模式改革,要深入探索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及时总结经验加以推广。三是推进学习成果转化,要探索普通本科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社区教育机构之间的学分转移与认定,建立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四是探索办学模式和办学体制改革。

(三)聚焦内涵建设

一是坚持立德树人,要将人文素养和职业素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促进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精神养成相融合。二是推进专业、课程和教材改革,要加快修订专业标准,切实推进“五个对接”。三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健全专任教师培养培训制度,加强以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为主的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完善高职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办法。四是加快推进信息化,加快落实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标准,推进职业教育管理信息化,以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切实加强优质资源建设。

(四)校企深度合作

一是组建职教集团,要鼓励中央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行业部门等牵头组建职教集团,开展多元投入主体依法共建改革试点;支持有特色的高职院校以输出品牌、资源和管理的方式成立连锁型职教集团。二是加强技术技能积累,要支持高职院校与企业深度合作,加强应用技术的研发能力,提高技术服务的附加值;加强民族文化、民间技艺的传承发展和人才培养,努力发展成为国家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的资源集聚地。三是开展职工培训,要探索创新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的协调机制,为职工继续教育和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机会。四是服务社区,要发挥高职院校资源优势,向社区开放服务,服务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

(五)完善治理结构

一是完善院校章程,要按要求完成职业院校章程建设,健全以章程为统领规范行使办学自主权的制度体系。二是完善决策机制,要推动高职院校设立有办学相关方代表参加的理事会或董事会机构,探索设立校级学术委员会,根据条件设立校级专业指导委员会。三是推进分类管理,要编制“高等职业学校建设标准”,鼓励高职院校办出特色。四是强化质量监控,要发挥学校的教学质量保证主体作用,完善质量年度报告制度;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分类推进高职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

(六)扩大对外开放

一是完善对话机制,加强与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政策对话,引进优质资源助力高职更好发展。二是制订援助政策,研究制订职教援助发展中国家的渠道和政策,鼓励示范性和沿边地区高职院校吸引境外学生来华学习并不断扩大规模。三是参与国际事务,积极参与职业教育国际标准与规则研制,推动职业资格框架互认,提高国际话语权。四是开展国际办学,配合“一带一路”战略,为周边国家培养培训熟悉中华传统文化、当地经济发展急需的技术技能人才,提升我国职业教育软实力。

如何推进高水平高职院校办学水平再上新台阶?

一是加快推进优质学校建设

2015年教育部印发《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简称《行动计划》)指出,到2018年支持地方建设200所办学定位准确、专业特色鲜明、社会服务能力强、综合办学水平领先、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契合度高、行业优势突出的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北京、天津、浙江等30个省份《行动计划》落实方案明确将“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列入实施项目,今后三年预估投入63.65亿元建设313所优质学校。项目实施完成后,教育部将根据项目实施方案和实际建设成效,对建设结果进行检查认定。

二是实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程规划项目

201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发布《关于编制“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项目建设方案的通知》,启动实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程规划项目,“十三五”期间拟投入50亿元,支持100所左右高职院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全面增强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信息来源:中国网 作者: 曾瑞鑫  发布时间:2016630

 


葛道凯:数据视角 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宏观形势

6月28日下午,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和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有关情况,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葛道凯从五个方面,用数据比较与分析的方法,介绍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宏观形势。


数据视角:

看我国高职改革发展宏观形势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宏观形势可以概括为五句话:

第一句话,快速发展是新世纪以来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特点。

2015年,我国共有独立设置的高职学校1341所,高职招生348万人,毕业生322万人,在校生是1048万人,校均规模为7820人。相比15年前,即2000年,我国高职学校442所,2015年我国高职学校数是2000年的3倍。2000年,我国高职招生48万人,2015年高职招生是2000年的7.1倍。2000年,我国高职在校生人数100万人,2015年高职在校生人数是2000年的10倍。2000年,我国高职校均规模为2200人,2015年校均规模是2000年的3.4倍。

综上,3倍、7.1倍、10倍、3.4倍都说明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解决了三个问题:第一,高等教育资源短缺局面彻底改变,今天再也没有人说上大学难了;第二,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了更多的更适合的学习机会,有了更多样化的选择;第三,为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第二句话,匹配产业是新世纪以来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主要旋律。

第一,专业的布局和产业的结构越来越适应。2015年公布了新的高职专业目录,共收录专业748种,其中一产、二产和三产的比例分别是6.8%39.4%53.8%。而2015年,我国三次产业的增加值的比例分别是9%40.5%50.5%。可以看出,专业目录的调整和我国2015年的三次产业的结构极其吻合。这样的吻合是逐年的专业调整形成的。

2014年为例,2014年我国高职撤销或者停招与地方产业相关度低、重复设置率高和就业率低的专业点数达5200多个。如文秘、计算机信息管理、法律事务等,这些就业水平相对比较低的专业的点数快速下降。与此同时,新增加3200多个专业点,主要是涉及新产业、新业态的专业领域,如,物联网应用技术、老年服务、康复治疗、社区管理、软件服务外包、城市轨道交通,等等。这就是为什么高职专业能够较好地吻合产业的原因。

第二,学校的区域布局更加合理。高职的发展改变了高等学校只集中设置在少数大中城市的格局,使高等教育向中小城市延伸,这是高等职业教育在高等教育发展结构调整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2015年,我国1341所高职学校里,设在县级市的有90所,设在乡镇地区的50所,1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至少有一所高职学校。除了西藏之外,所有的地级市都至少有一所高职学校。  

第三句话,管用实惠是新世纪以来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成绩。

从就业情况看,高职学生的就业逐年走高、走好。

首先是高职毕业生就业率保持高位。到2013年,高职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稳定在91%左右,独立设置高职学校的毕业生就业率仅次于985高校。

其次是高职学生毕业后收入水平快速增加,持续走好。根据麦可思公司对高职学生毕业后三年的跟踪调查,2012届高职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2731元;到2015年底,月平均收入达5020元,三年内的月收入增幅达83.8%。这一增幅,显著跑赢了城镇居民在岗职工的平均收入增幅。

第三,高职就业对口率持续走好。2011年以来,高职毕业生就业的专业相关度一直保持稳定,理工农医类高职毕业生的对口率始终保持在60%以上,2015年高职理工农医类毕业生中65%从事的工作与专业相关。

从服务民生改善和社会公平的角度看,我国每年平均有280多万个家庭通过高职实现了拥有第一代大学生的梦想。即,每年有280多万的高职孩子,是在从来没有过大学生的那些家庭里成长起来的。 

第四句话,一批高水平高职学校快速成长是新世纪以来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亮丽风景。

2006年,中央财政开始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2010年又启动了第二批,两批国家共重点建设了200所示范性高等职业学校及其788个专业点,取得了五个方面的效果:

第一方面,人才培养质量更好。这200所学校,2014年毕业生的雇主满意率91%以上,半年后毕业生的就业率93.7%,半年后的毕业生收入比上一届增加了21%

第二方面,服务区域产业的能力更强。高职学校主要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服务。一是为地方企业提供技术开发与应用服务。这200所学校,2014年为企业提供的技术服务累计收入超过10亿,平均每一所学校超过528万元;横向的科研经费校均到款额410万元。二是提供继续教育和社区教育服务。2014年,200所示范性高职学校非学历的培训收入,校均达499万元。公益性的培训服务,校均超过2万人天。三是为地方提供人才服务。高职学校毕业生留在当地就业的比例超过65%

第三方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更加深入。200所示范性高职学校合作企业总数超过5500家,校均280家。生均仪器设备总值是反映办学实力的重要指标,这200所学校的生均仪器设备总值达15000元。行业企业兼职教师和学校自己的专任教师的比例11。专任教师到企业实践平均每人每年26天,说明这200所学校的教师是贴近产业发展实际的。

第四方面,政府的支持更好。一些地方政府先后出台了企业支持职教发展的税后优惠、实习实训安全责任分担等政策,对教师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与培训、学生的顶岗实习工伤保险等也出台了一些制度。还有一些地方,专门为高职学生企业实习提供了财政补贴。

第五方面,学校的办学条件更好。200所示范性高职学校,中央财政的投入是45亿元,拉动地方财政投入90亿元,拉动行业投入28亿元。这200所学校的生均财政拨款,2015年达到了13000元。

除了这200所学校以外,各省在国家示范校的基础上,都建设了省级示范校,共281所。国家示范校加省级示范校,这是优质职业教育资源的代表,在整个高职学校里占40%

第五句话是未来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道路更加宽阔。

第一,更明的方向。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服务发展、促进就业,是高等职业教育坚定不移的办学方向。

第二,更高的质量。全面发展、终身发展,更适合学生的发展。

第三,更优的结构。职普大体相当,办学各安其位,学校合理布局,专业动态调整。

第四,更顺的体制。行业指导作用得到更好地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得到落实,现代的学校制度不断完善。

第五,更强的保障。财政保障不仅要落实,而且要逐年提高。与此同时,还要鼓励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到学校里来,鼓励更多的社会资源进入到学校来。

第六,更加的公平。更好地落实贫困学生的资助工作,既要办好面向学龄人口的教育,也要兼顾各种教育需求。

第七,更好的开发。要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推进职业教育的合作办学,更多地参与职业教育国际标准的制订。

 信息来源: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发布时间:201672



今后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的六大重点举措


一、近年来高职教育改革发展总体态势

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年招生数、在校生规模稳中有升。2010年全国独立设置高职学校1246所,招生数310万人,毕业生数316万,在校生数966万人。到2015年,全国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达1341所,招生数348万,毕业生数322万,在校生数1048万,占到高等教育的41.2%,全年为社会提供技术培训超过2000万人次。高等职业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为适龄青年提供了进入高校学习并掌握就业技能的机会,对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进入大众化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近年来提升高职教育质量的重点举措

一是建设示范院校引领战线发展。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启动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中央财政资金投入45.5万元,引领带动地方财政投入89.7亿元、行业企业投入28.3亿元,分两批支持200所示范(骨干)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了788个专业点,使建设院校办学条件、教学质量明显改善,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引领带动了高职教育整体发展,提高了高职院校的社会美誉度和影响力。

二是加强专业建设服务产业升级。2011-2013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实施“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围绕现代农业、制造业发展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和生活性服务业等重点领域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投入中央财政资金40亿元,带动地方政府、行业企业、高职学校投入34.28亿元,支持全国977所独立设置公办高职院校建设了1816个重点专业点,惠及全日制在校学生近90万人。

三是打造实训基地强化实践教学。2010-2013年,中央财政共投入16.667亿元,实施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支持715所高职院校建设了910个实训基地,引导项目院校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政校企合作新模式,推进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带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提高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形成了一批集教学、科研、培训、技术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供了硬件保障。

四是加强研修培训提供人才支撑。2008年底,教育部、财政部设立“高职院校领导海外培训项目”,2010-2015年间共组派46个培训团组550余人次赴海外研修,拓展了高职院校领导的国际视野,拓宽了高职院校管理人员和骨干教师海外培训学习渠道,增加了中外职业院校交流合作的机会。2011年,教育部、财政部启动实施高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投入中央财政资金4.375亿元,完成培训项目2296个,培训骨干教师37945人次,有效促进了各地建立和完善高职教育教师培养体系,促进高职院校科学制定师资队伍发展规划,形成了国家、省、校三级高职教师素质提高体系。

五是推进教学工作信息化和优质资源共建共享。2010年,启动实施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投入中央财政资金3.8亿元,建设了由71个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资源库(共8个子库)和1个学习平台组成,覆盖全部19个高职专业大类的资源库建设体系,建成各类多媒体资源71万余条,资源总量达15.8TB,注册学员达92万余人,累计访问量超过1.5亿人次,构造了跨时空集成的教育资源和教学环境,促进了教与学、教与教、学与学全面互动的专业教学模式改革。2011年,启动实施高职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项目,以量大面广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为重点,到2012年共立项建设了776门高职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为高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提供了反映课程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核心资源,构建了适合在校学生及社会学习者在线学习和交流的网络学习环境。

六是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2013年,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逐步使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与普通本科考试分离,重点探索“知识+技能”的考试评价办法,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入学形式。《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进一步要求,2015年通过分类考试录取的学生要占高职院校招生总数的一半左右,2017年成为主渠道。据统计,2015年高职分类考试招生数达到170万人,首次超过高职招生计划总量的50%

七是落实生均经费制度健全稳定投入机制。2014年,教育部配合财政部门出台了《关于建立完善以改革和绩效为导向的生均拨款制度加快发展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意见》,要求地方政府主导,建立完善所属公办高职院校生均拨款制度,到2017年,各地高职院校年生均财政拨款水平应当不低于12000元。截至2015年底,全国所有省份均建立了高职生均经费制度。高职奖学金覆盖近30%学生,助学金覆盖25%以上的学生。

八是构建教育内部保证与教育外部评价协调配套的现代职业教育质量保障机制。

完善督导评估。2008年教育部印发《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在全国开展第二轮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评估(简称高职评估),依托“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推动教育行政部门完善对高等职业院校的宏观管理,逐步形成以学校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为引导、社会广泛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2016年,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能力评估暂行办法》《高等职业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暂行办法》,按照统一标准、统一程序、客观公正、注重实效的原则,委托第三方机构基于学校相关数据信息和省级评估报告,运用测量工具进行分析评估,形成国家评估报告。

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2015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职成厅〔20152号)和《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教职成司函〔2015168号),构建职业院校教学工作内部诊断改进制度,适应管办评分离的政策背景,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内部质量保证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强化职业院校落实第一质量主体责任,推动教育行政部门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履行管理职责,持续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健全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制度。2012年以来逐步建立和完善了高职院校、省质量年度报告制度,委托第三方逐年发布国家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已经形成了国家、省、学校三级发布体系。国家高职质量年度报告围绕“学生发展是根本,学校工作是重点,政府推动是保障,服务地方是特色”四个维度,向社会展示高职教育建设成效和问题,体现担当社会责任、接受社会监督、持续改进教育质量的决心和信心,成为展示高职质量的窗口,有效提高了高职教育的社会公信力和认可度。

三、高职教育质量稳步提升的主要表现

一是专业设置渐趋合理。一直以来,高等职业教育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断调整优化院校布局和专业结构。2015年,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教职成〔201510号)修订印发,保持19个专业大类数目不变、排序和划分有所调整,将专业类由原来的78个增加到99个,专业总数由1170个调减到748个,同时列举了746个专业方向。调减后的一、二、三产相关专业数比例为6.839.453.8,与当前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基本吻合,更加适应现代产业发展的新要求,更加契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更加强化以促进学生就业为导向,更加注重技术技能人才系统培养,更加强调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完善。

二是产教融合不断深化。制定了《关于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等文件,完善相关制度,推动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合作育人、共赢发展。调整重组62个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基本覆盖国民经济各行业门类,形成了行业指导职业教育发展的有力载体。积极开展产教对话活动,自2010年以来累计举办70余次,深化了产教对接与合作。推动并联合机械、有色金属、供销、水利等行业,分类制订专项政策。推动校企联合实施教育教学改革,共同制定培养计划,共同开发课程教材,共享师资资源,共建实训基地,共担学生就业。全面启动实施现代学徒制试点,遴选确定165家单位探索“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校企联合培养”的模式,促进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鼓励多元主体组建职业教育集团。丰富校企合作形式。指导组建了职业教育校企一体化办学联盟等协作组织;举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由行业组织牵头设计,企业全面参与实施。

三是师资队伍持续优化。“十二五”以来,高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实现持续快速增长,总规模达到63万人,专任教师达到43.66万人,“双师型”教师占比已接近40%,兼职教师达到13万人。依托高等学校、职业院校和大中型企业建立了93个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8个全国职业教育教师专业技能培训示范单位和10个全国职业教育教师企业实践单位。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中专设高等职业学校教师企业顶岗实践项目,每年组织5000名高职教师到企业实践,示范带动地方支持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2016年,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明确了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内容形式、组织管理、保障措施、考核奖惩的具体要求,为职业院校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提升实践教学能力提供了制度保障。

四是就业质量逐年提高。据麦可思调查报告数据显示,2010-2013年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呈增长态势,2013年开始稳定在91%左右。2010-2015年高职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平均月收入增长趋势明显,2015年比2010年月收入提高59.1%2015年高职理工农医类毕业生中有65%从事的工作与专业相关,自2011年以来,高职毕业生专业相关度保持稳定。

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成效

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全面提升高等职业院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2006-2015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实施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该计划分两期实施,中央财政累计投入专项资金45.5亿元,拉动地方财政投入89.7亿元,行业企业投入28.3亿元,支持200所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在制造、建筑、能源化工、航天航空、交通运输、电子信息、农林牧渔、医疗卫生和服务业等领域,重点建设了788个专业点。

该计划的实施,有力提升了项目院校的办学实力、管理水平和培养质量,为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一是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据调查,项目院校2014届毕业生的雇主满意度为91.12%;半年后毕业生就业率为93.7%;半年后平均月收入3312元,较2011届增长21.41%;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3.7%,较2011届增长0.5个百分点。二是服务区域产业发展能力明显增强。2014年项目院校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收入累计超过10亿元,校均超过520万元;横向科研经费到款额校均410万元;毕业生留在当地就业的比例达65.52%;非学历培训收入校均499万元,公益性培训服务校均超过2万人日。三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开展。项目院校合作企业总计超过5.5万家,校均超过280家;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将近1.5万元;行业企业兼职教师与专业教师比基本达到1:1,专业双师素质教师接近75%,兼职教师总数超过16万人,专任教师企业实践人均26/年。四是政府服务不断优化。一些地方政府实施企业支持职教地方税收优惠、实习实训安全责任分担等政策,健全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办法与培训、顶岗实习工伤保险补贴等制度;全国31个省(区市)均建立了高职生均拨款制度,部分地方还出台了高职学生企业实习财政补贴经费等制度。五是专项拉动作用明显。中央财政专项投入45亿元,拉动地方财政、行业企业分别投入90亿元、28亿元,2015年项目院校生均财政经费校均1.3万元。

在该计划带动下,各省先后建设了281所省级示范(骨干)院校,中央和地方两级优质高职院校数达到全国高职院校总数的40%,优质高职院校的创建范围不断扩大。示范骨干校建设的经验和做法由点到面、不断扩大,逐渐上升为制度,持续推动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十三五”期间,教育部将主动适应国家重大战略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的新要求,着力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努力建成一批更高水平的职业院校和骨干专业。

五、今后一个时期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的重点举措

未来一段时间高等职业教育要坚持问题导向,直面发展难题,总结各地实践经验,规划设计系列政策制度和任务项目,进一步优化结构,加快完善发展机制,提升发展质量,提高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能力。

(一)服务国家战略

一是适应需求,要对接技术进步、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的需求,同步规划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动态调整院校布局和专业结构。二是服务区域,要支持学校集中力量办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特色优势专业(群),深入推进地市级综合改革试点,探索东中西部合作机制,为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等发展作贡献。三是重在创新,要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四是面向世界,要主动发掘“走出去”企业需求,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技术技能人才和中国企业海外生产经营需要的本土人才,在境外开展职业教育。五是办出特色,各地要支持建设一批办学定位准确、专业特色鲜明、社会服务能力强、综合办学水平领先、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契合度高、行业优势突出的优质高职院校,争创国际先进水平。

(二)深化改革创新

一是落实考试招生改革,要规范实施“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试招生办法,系统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二是坚持培养模式改革,要深入探索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及时总结经验加以推广。三是推进学习成果转化,要探索普通本科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社区教育机构之间的学分转移与认定,建立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四是探索办学模式和办学体制改革。

(三)聚焦内涵建设

一是坚持立德树人,要将人文素养和职业素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促进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精神养成相融合。二是推进专业、课程和教材改革,要加快修订专业标准,切实推进“五个对接”。三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健全专任教师培养培训制度,加强以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为主的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完善高职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办法。四是加快推进信息化,加快落实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标准,推进职业教育管理信息化,以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切实加强优质资源建设。

(四)校企深度合作

一是组建职教集团,要鼓励中央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行业部门等牵头组建职教集团,开展多元投入主体依法共建改革试点;支持有特色的高职院校以输出品牌、资源和管理的方式成立连锁型职教集团。二是加强技术技能积累,要支持高职院校与企业深度合作,加强应用技术的研发能力,提高技术服务的附加值;加强民族文化、民间技艺的传承发展和人才培养,努力发展成为国家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的资源集聚地。三是开展职工培训,要探索创新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的协调机制,为职工继续教育和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机会。四是服务社区,要发挥高职院校资源优势,向社区开放服务,服务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

(五)完善治理结构

一是完善院校章程,要按要求完成职业院校章程建设,健全以章程为统领规范行使办学自主权的制度体系。二是完善决策机制,要推动高职院校设立有办学相关方代表参加的理事会或董事会机构,探索设立校级学术委员会,根据条件设立校级专业指导委员会。三是推进分类管理,要编制“高等职业学校建设标准”,鼓励高职院校办出特色。四是强化质量监控,要发挥学校的教学质量保证主体作用,完善质量年度报告制度;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分类推进高职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

(六)扩大对外开放

一是完善对话机制,加强与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政策对话,引进优质资源助力高职更好发展。二是制订援助政策,研究制订职教援助发展中国家的渠道和政策,鼓励示范性和沿边地区高职院校吸引境外学生来华学习并不断扩大规模。三是参与国际事务,积极参与职业教育国际标准与规则研制,推动职业资格框架互认,提高国际话语权。四是开展国际办学,配合“一带一路”战略,为周边国家培养培训熟悉中华传统文化、当地经济发展急需的技术技能人才,提升我国职业教育软实力。

六、推进高水平高职院校办学水平再上新台阶

一是加快推进优质学校建设。2015年教育部印发《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简称《行动计划》)指出,到2018年支持地方建设200所办学定位准确、专业特色鲜明、社会服务能力强、综合办学水平领先、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契合度高、行业优势突出的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北京、天津、浙江等30个省份《行动计划》落实方案明确将“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列入实施项目,今后三年预估投入63.65亿元建设313所优质学校。项目实施完成后,教育部将根据项目实施方案和实际建设成效,对建设结果进行检查认定。

二是实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程规划项目。201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发布《关于编制“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项目建设方案的通知》,启动实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程规划项目,“十三五”期间拟投入50亿元,支持100所左右高职院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全面增强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高等职业教育:中国对世界教育的独特贡献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是世界教育百花园里的一朵奇葩。这是以1300所高职院校的体量生存于中国广袤国土上的一种教育,是与中国改革开放同步发展起来的一种教育,是伴随中国30多年高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背景之下成长起来的一种教育。

教育的质量好坏,既要看结果还要看过程,既要看历史沿革又要看国际比较,对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生长与发展规律的梳理表明,中国教育能够走向世界,能够对世界做出贡献的,很可能首先是中国的职业教育,尤其是中国的高等职业教育。

第一,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可以说,中国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发源地。若以立法为标志,目前世界上以立法形式明确界定和实施高等职业教育的国家有两个,一个是1996年予以立法规定的中国,一个是2004年予以立法规定的瑞士。其他国家基本没有这一概念。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诞生于1978年改革开放之时,为适应地方经济对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缓解经济快速发展与人才需求紧缺的矛盾,一种新型高等院校——专科层次、学制三年的职业大学应运而生,如1980年创办的南京金陵职业大学、武汉江汉大学等6所学校。1985《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首次将高等职业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1999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进一步指出:“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一大批具有必要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和农村急需的专门人才。”关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表述尽管几易其词,其基本内涵没有变化。

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表明,从其出生那一天起就与中国经济发展紧密相连,就带有浓厚的、深刻的中国特色的烙印,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大成果。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出现,丰富了世界高等教育的内涵和形式。伴随经济发展而出现的独具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有许多耐人寻味的规律和特征,需要去总结和梳理。例如,中国高等职业院校从当初6所发展到今天约1300所,增长了200倍!这里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其满足了中国经济发展,尤其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提炼其中的经验并升华为教育理论,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将以其独特的内涵与形式自立于世界高等教育之林。这很可能是中国对世界教育所做的独特贡献。

第二,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特色。可以说,职业教育是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源地。尽管中国高等职业院校的前身——职业大学是在1980年左右独立设置的,但其被国民教育体系正式接纳则是19955月的事。由原国家教委发布的《关于推动职业大学改革与建设的几点意见》(教职[1995]12号文)正式宣告,职业大学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一种办学形式。高等职业院校的管理一开始就是原国家教委职业教育司的职能。此后1998年至2011年,在由高等教育司管理的十几年中,其不仅始终是作为高等教育层次中具有强烈的“职业性、开放性、实践性”的教育类型得以继续发展,而且又经历了传统高等学校严谨规范办学的洗礼。2011年重新由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管理。

目前虽还没有对1300所高等职业院校“出身”的全口径统计,但100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100所国家骨干性高职院校中,80-85%是由中职“升”上来的。所以究其整体来说,高等职业教育不是从高等教育领域里衍生出来的,而是在职业教育这块土壤上长大成人的,是职业教育领域内生的产物,职业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基因。高等职业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都是职业教育,这是其教育的类型属性。在类型属性上冠以“高等”和“中等”,则是其教育的层次属性。

第三,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鲜明的原创特色。可以说,这些原创是传统的普通高等学校所不具备的。近年来,特别是致力于提升高等职业院校办学水平的“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以来,高等职业教育不仅在实践层面,而且在理论层面,有许多成果可以总结、提升,有利于形成可操作的规范制度和职业教育的学科理论。

在实践层面取得突破的领域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就业立校、开放办学的功能定位,特色十分清晰。当前中国95%的地市至少有1所高职院校。这表明,其一,高职院校已成为培养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服务所需职业人才的基础阵地;其二,高职院校已成为促进新型城镇化和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驱动力量;其三,高职院校近六成毕业生在300人以下规模企业就业,已成为推动中小微企业技术升级发展的重要主体,且创业比例高于普通高校。

二是关注学生,服务社会的评价标准,特色十分突出。“高职教育基于综合改革与本土实践的质量观正在形成”,这一质量观的要素为:其一涉及高职生源特点的学生发展:学生中家庭第一代大学生比例上升,阻断了贫困的代际传递,促进了教育公平;其二涉及高职教育规律的教学改革:专业设置瞄准产业和新业态,创新了校企合作机制,建设了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资源库;其三涉及高职办学指向的服务功能:基于专业建设状态数据采集平台的高职年度质量报告,与教学工作诊断改进制度有机组合,形成了独具高职特色的质量评价框架。

三是引进走出,国家担当的国际交流,特色十分显著。伴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伴随着中国制造的“走出去”步伐,高职院校的国际化合作与交流走出了一条镌刻高职特征的“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协同发展之路。例如,

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在泰国大城技术学院举办了工程实践创新项目“鲁班工坊”,并已在此基础上向东盟各国扩展,与泰国、印尼和越南20多个院校签订了合作协议;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以中国高职院校为原型在埃塞俄比亚援建的职业技术学院;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创办“发展中国家职业教育研究院”;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承办每两年一届的“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联展暨论坛”,以及正在筹建的“边境职业教育联盟”;

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在中泰高铁建设框架下与泰国班普等5所学院联合培养高铁运营、管理、维修人才项目;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每年接受新加坡、芬兰等5所院校500名学生的学分制学习等等。

此外,2008年财政部、教育部启动“高职院校领导海外培训项目”共派出47个赴境外进修团组,选派了101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102所骨干高职院校及90所省属重点高职院校的领导和后备干部赴美、德、澳、加、英、瑞、新、韩等国进修,共计882人次,撰写研修报告和论文828篇。该项目宣传推介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成就和经验,有力配合了中美、中英、中欧人文交流工作,为职业教育领域的中外人文交流做出了积极贡献。引起了各国对中国和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极大兴趣和关注。

高职院校国际化的积极探索,将有可能形成被称为“鲁班工坊”的中国职业教育“走出去”形态,成为配合国家战略而有担当的高职国际化趋势。

中国特色、职业特色、原创特色,彰显了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自信,是中国教育对世界教育的一种独特贡献。

信息来源:作者:姜大源   发布时间:2016628




内涵特色发展 国内引领示范

我国高职教育自1980年建立职业大学到现在,已经走过36年的发展历程。1999年以来,高职教育规模迅猛发展,成为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的生力军,也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了大批急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2006年以国家高职示范校建设为起点,高职教育进入内涵质量发展的新时期,在学生发展、教学改革、政策保障、服务贡献等方面都取得了实质性发展,如高职高专院校2014届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达到91.5%2014届毕业生半年后自主创业的比例达到3.8%等。高职教育内涵质量的提升,进一步扩大了高职教育的社会影响力和认可度,成为这一时期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示范的重要领域。

作为天津市最早举办高职教育和办学规模最大的一所综合性高职院校,天津职业大学从2006年起,依托国家高职示范校项目建设,在已有规模发展的基础上,明确了“内涵特色发展、国内引领示范”的学校发展定位,有针对性地提出基于以人为本的理念,推进“教学立校、服务兴校、科研强校”的改革发展思路, 积极引领学校改革创新,办学规模逐年扩大,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在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和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先行先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通过十年的实践探索,学校已构建起“办学高质量、服务高起点、国内引领示范”的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体系:

1.以人为本,树立人人都能成功的人才观

学校认为,每个学生都有可资发展的潜力,只是表现的领域不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领域,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方法,不存在“差生”;学校的教育功能就是要发现学生的优势智能,创造学生产生自信心的环境,引导学生正面牵移,全面发展,倡导“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理念。正是“人人成才”理念的引入和实践,引导教师集中精力去了解学生、了解企业,不断寻找和创造优质的因材施教的模式。

2.以课改为核心,推进学校内涵质量发展

面对以前高职“本科压缩饼干式”课程的问题,学校提出以课程改革为核心推进内涵质量发展的思路。学校以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模式为主导,根据职业岗位能力及工作过程确定典型工作任务,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轴心整合课程内容,序化课程结构,进行课程标准制定、课程整体设计、课程单元设计,形成了工学结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训练系统化的课程教学体系。围绕课改,配套建成了一批融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技术研发和生产功能于一体的学训基地;组建了一批高水平的“双带头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通过课程改革引领,取得明显的成效:学校《“均衡协调发展,做好顶层设计”,全面推行高职课程综合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获得第七届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建成14门国家精品课程,数量上在全国高职院校排名第4;三个专业获批牵头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在全国高职院校位列第1

3.培养培训并举,不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学校主动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坚持培养与培训并举,不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一是与天津港保税区、空港经济区、市民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政府部门合作,系统性开展社会培训工作,每年完成各类行业企业培训上万人次,涉及百余家企业。二是依托国家师资培训基地优势,结合国家示范校建设经验和成果开展职业院校师资培训,同时承办天津市政府对外合作项目与中职国培项目等。三是牵头天津市职业培训包的开发,承担天津市职业培训包22工种,96个包,占全市总数11%,位居天津市高职院校第一。目前,学校各类社会培训量达到在校生规模的2倍。

4.产学研用,助推学校科研强校工程

提升科研能力,推进产学研用相结合,是实现学校“科研强校工程”的重要支撑。学校高度重视科研工作,提出了“以研促教、以研致用、以研育人”的理念:鼓励广大教师通过教育科研,促进成果转化并最终应用于教学实践;通过技术应用与技术开发,服务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通过教授讲座、校企合作设计毕业论文、职业文化的营造等方式,促进以研育人。例如,400T冲床自动生产线、全玻璃化工仿真装置、焊条半自动包装生产线等科研成果的成功转化,在更深层次上实现了产学研用共同发展的目标;同时天津市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天津市包装生产线技术工程中心、天津市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全国职业院校增材制造技术应用中心等先后落户天津职业大学,为科研强校的后续发展搭建了重要的平台,2014年天津职业大学的专利申请受理数达到473项,位列天津市高校的第3位。

以人为本理念下的“教学立校、服务兴校、科研强校”改革发展模式,极大地推动了学校内涵质量建设水平。“十二五”以来,学校累计为社会输送毕业生18522人,平均就业率达98.08%,“双证书”取证率达100%;我校学生在职业技能竞赛和学科竞赛等各类赛项中取得优异成绩,共获得国家级竞赛奖58项,其中一等奖14项;获得省部级竞赛奖490项,其中一等奖101项等。在全国高职教育领域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19972015年,学校连续第五、第六、第七和第八届当选为全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会长单位;2016年,在由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等发布的中国高职高专科院校综合评价中,我校在全国1335所高职高专院校中排行位列第三名。

信息来源:天津职业大学   发布时间:2016628



培养新技术应用创新创业人才助推

区域产业转型升级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自2007年进入示范校行列后,我们一直在思考,学校如何快速成长,如何成为更高、更特、更强的示范?我们的体会是必须坚持服务发展、促进就业不动摇,我们的做法是“区域有什么支柱产业,就设置什么专业;区域企业有什么难题,就建立什么服务平台;区域有什么新技术需求,就培养什么新技术应用人才”,“专业共建—技术研发—创新创业”三位一体,培养新技术应用创新创业人才,助推温州产业升级、实现办学质量快速提升。

做法一:区域有什么支柱产业,就设置什么专业

目前温州已形成低压电器、泵阀、汽摩配、鞋服等五大支柱产业和十大新兴产业。温职院积极适应区域产业发展,经过多轮调整,现有的35个专业全部根据区域支柱产业和特色行业设置。另外,学院还吸引行业协会直接参与职业教育,双方共建了酒店管理学院、家具学院等5个二级学院。由于我们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吸引地方政府、行业企业主动找上门来共办专业、共建二级学院,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

——2012年,瑞安市政府主动要求与学院共建温职院瑞安校区。瑞安是中国百强县、“中国汽摩配之都”,当时我们设有阀门、汽摩零部件专业,而我们的模具设计与制造是国家示范性重点专业,二者又高度吻合。瑞安市政府实行“交钥匙”工程,整体投资5.6亿元,建成占地面积245亩、建筑面积9万余平方米的校园,交付学院使用;学院则以定制服务的理念,设置与瑞安市支柱产业紧密对接的专业9个,为当地企业培养本土人才,努力打造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的示范、中高职衔接的示范、服务县域经济的示范。

——温职院的鞋服及家具等设计专业在温州乃至全国行业内都有较高的知名度,瓯海区政府主动找来要求举办温州设计学院,并将设计学院选址在省级特色小镇——时尚智造小镇,这也是浙江省高校直接到特色小镇办学的首创之举。瓯海区提供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的大楼,设计学院不再建造传统的“教室”,而是以创客空间、大师工作室、设计工坊等的形式,打造优秀设计人才的集市、时尚设计作品的集市、先进设计技术的集市等。

做法二:区域企业有什么难题,就建立什么服务平台

近几年,随着宏观环境的变化,温州企业出现一些问题(长期处在价值链下游,研发支撑不足、“节能减排”压力增大等等),学院直面温州企业发展困难,将专业向研发端和培训端延伸,为企业提供技术开发、产品开发、成果转化、项目策划等“立地式”研发服务。建立了41个技术研发服务平台,其中省级重点科技创新服务平台2个,市级17个,近三年为温州企业提供技术研发580项,获授权专利600余项,成功转让专利121项。年科研外来经费在1200万元以上。

——学院与多家大中型企业共建研究院。如浙江省康奈鞋类技术研究院、浙江省起步儿童鞋服技术研究院等。截止目前,仅这两个研究院已为企业开发省级创新产品40余项、省市区级项目20余项,相关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均取得了国家专利,新产品、新技术项目每年为企业增加产值超过2000万元。

——注重服务小微民企。温州中小微企业多,它们尤其需要科技创新和技术革新,但又“养不起、做不了”研发中心。针对这种情况,学院与中小微企业共建研发中心、产学研合作基地20家。比如,学院为企业研发的全自动喷铝设备,解决了安全问题和环保问题,做到了真正的机器换人。

做法三:区域有什么新技术需求,就培养什么新技术应用人才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层出不穷,创新型企业快速成长,需要大批新技术应用人才,在这样的现实需求下,新技术应用人才正是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职业教育要以明天的技术培养今天的学生,为未来服务,占领技术应用人才培养的新高地。

——以新技术应用为导向。学校将研发大楼改造升级为研创大楼,每个研发平台至少对接一个大学生创业团队,以智能化、信息化、时尚创意类项目为重点,成立了40余家创新创业工作室。我们还以研创大楼为依托,成立“温州产业科技众创空间”,现在是省级示范众创空间,成功孵化出50余家具有成长性的新技术应用型创业企业。 如学生在老师带领下研发的一项绿能环保项目,集互联网、物联网技术应用于一体,申报了10余项专利。项目引起了塞尔维亚温州商会会长的极大兴趣,首轮风投2000万元与学生研发团队共同成立一家科技型公司。(本月25号,学院举办了创业项目资本对接会,4个路演项目与企业成功对接,投资总额达2700万。)

——在原有“实训+科研”的基础上,建立“实训+科研+创新创业”为一体的实验实训室,将原来的“学中做”“做中学”“探中学”向“做中创”“探中创”延伸,打造了以实训为基础、以研发为动力、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

——探索出“师研生随、师导生创、师生共创”的培养模式,激发和引导学生兴趣,让更多学生参与到创新创业。师研生随,即以教师的科研项目带动学生参与研发。师导生创,即学生为主体,教师给予技术指导。(如我们的两支学生创业团队在老师指导下,根据企业真实要求研发了纽扣颜色自动分拣机和羽毛球重量自动分拣器,分别创造了36万元和20万元的价值。)师生共创,则是建立学生与老师共同创业机制。信息技术系有两位教师带领学生团队开发的项目——微信39度体育公众平台,获得首轮风投100万元,目前已在温州、宁波等地试运行,参与的三位学生还没毕业,就已成为上海千相科技有限公司的小股东。

经过几年的实践,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质量得到快速提升,进一步促进了学院与经济社会的紧密结合、进一步丰富了国家示范高职院校的内涵。温职院现为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浙江省首批四年制高职人才培养试点院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连续十年毕业生就业率达98%以上,学校不到50%的温州生源,却有65%的学生留在温州工作,而且涌现出一批年薪30万元的毕业生。2009届毕业生卢成堆创办的瓷爵士科技有限公司2014年在新三板上市,成为温州最年轻的上市公司老总。今年我们的自主招生名额800个,却吸引了8249人来报名。我们有信心把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办成温州城市的一张“金名片”。

信息来源: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发布时间:2016628

 


“国际化人才培养要警惕走入两个误区”

“在高职院校谈国际化人才培养,必须思考是不是所有专业都适合国际化、国际化是否仅仅意味着双语教学?”2016年天津市高职院校国际化专业教学成果交流赛在职教活动周期间开赛,该赛项评委、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副校长徐琤颖在赛后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高职院校国际化建设要警惕走入专业泛化、过于强调双语教学的误区。

徐琤颖说,高职教育的办学要紧跟产业发展趋势,产业的国际化决定了高职教育必然会走向国际化,需要培养拥有国际化视野、具备国际化技能水平的人才,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专业都适合进行国际化建设,如中餐烹饪工艺专业等,更适合发扬民族特色。

“国际化不是简单的外语能力,目前许多高职院校推行双语教学,但教学效果不尽理想,其主要原因是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基础比较薄弱,且教师存在一些操作误区,过于强调双语教学是不现实的。”徐琤颖表示。

国际化标准到底是什么?“核心是专业技术能力和国际化交流能力。”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机电一体化国际化项目负责人吴亚军认为,国际化专业建设的最终目标是使中国企业能够国际化、走出国门、掌握先进技术,对学校来说就是培养出这样的学生,服务民族企业,最重要的评价标准是来自用人单位的认可。

要实现国际化专业建设的目标,在徐琤颖看来,必须在师资队伍、课程标准、培养模式等方面下功夫。师资国际化是核心,教师需要有国际视野和良好的专业技能;在课程标准制定上,要与行业标准、国际标准相衔接;在培养模式上,要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的作用,多与国际化企业开展具有实质内容的合作项目。“这些说起来容易,在操作层面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思考和解决。”徐琤颖表示。

有的院校为了与国际职业标准接轨,做了很多调研,如动车组检修与应用试点专业,考察了14个世界上开行高速动车组的国家和地区,在课程标准上对接国际化的职业标准,但依然面临如何真正将这些标准贯彻到人才培养中的困境。

“培养国际化高端技能人才仅仅依靠学校的教学资源难以实现,必须探索推进校企深度合作、中外联合培养的有效模式,这对高职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来说,是一项重要的挑战。”徐琤颖说。

记者 万玉凤 董鲁皖龙 高靓 刘博智

信息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布时间:2016513

学院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