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首页>>职教研究

高职信息与动态2016年第四期

科研与职教发展处编

发布时间:2016年12月31日

刘延东:弘扬工匠精神 打造技能强国

新华社天津5月8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8日出席2016年职业教育活动周启动仪式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开幕式时强调,要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策部署,更加注重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办好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充足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刘延东指出,今年是《职业教育法》颁布实施20周年,中国近现代职业教育产生150周年。近年来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发展理念日趋成熟,释放出巨大人才红利,为国家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刘延东强调,“十三五”时期,职业教育要坚持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紧扣提高质量、促进公平两大主题,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和供给侧改革的需求,着力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不断提升发展质量、服务能力和现代化水平。要把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推动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同步规划、同步发展,与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升级、技术更新换代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需求更加契合,确保中央决策部署落地生根。要紧跟新技术革命和产业发展潮流,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适应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需求,创造和提供优质的教育供给,加快培养发展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急需的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进一步服务好国家战略。要教育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崇尚劳动、敬业守信,精益求精、敢于创新、报国成才,掌握中高端技术技能,成长为支撑“中国制造”走向“优质制造”、“精品制造”的生力军。要落实好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等政策,统筹办好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和培训,实行国家基本职业培训包制度,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出更大贡献。

本届大赛将于5月8日至6月8日在天津主赛区和15个分赛区举行,近500万名职业院校学生报名参赛。职业教育活动周由国务院批准设立,每年5月第二周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罗富和参加启动仪式


信息来源:新华社      发布时间:2016年5月9日




高志研:高职创新发展再开新局


编者按:《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简称《行动计划》)发布后,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简称行指委)积极响应、制定实施方案、主动承接各项建设任务。日前,教育部又印发了《关于确定〈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任务(项目)承接单位的通知》,明确了31个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46个行指委的具体任务数量及分布,预估经费和各实施方案也同期发布。高职创新发展由此进入实际落实状态。今天刊发此文,就是详尽解读此次行动计划,为已然开工的高职创新发展,凝神聚气。

准确全面理解《行动计划》和各自任务,有利于高职界内各方准确结合各自职业教育办学实际,科学设定行动目标、精准描绘发展蓝图、主动规划建设内涵、从实设计任务举措,切实推动高等职业教育更加健全发展。着眼于此,对于此次《行动计划》的理解和落实,要着力抓好其几个明显特点。

省级统筹主体意识明显强化

责任主体作用突出。《行动计划》所列87个任务和项目中,由省级政府牵头落实或参与落实的有71项,占到81.61%,顺应政府职能转变和国家财税体制改革要求,充分体现省级政府作为实施《行动计划》责任主体,积极发挥统筹和保障作用。

主动建设积极性高。各地承接任务1306项、项目12272个,预估投入经费204.12亿元;平均承接54.22项;承接的项目总数达到原定计划数的1.5倍;同时各地还根据区域高职教育现状和发展需求创新设立了符合区域特色的任务和项目。

统筹反馈机制完善。各地明确由省教育厅负责落实所承担的《行动计划》任务、项目的日常管理,指导和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各有关高职院校明确由校(院)长担任负责人,明确路线图、时间表,做到组织到位、责任到位,确保落到实处。同时,还建立评估检查和信息反馈制度,定期组织对实施情况进行调研和评价,将各地的完成情况作为省级财政资金支持和中央财政改革绩效奖补的重要依据。

资金保障以改革和绩效为导向

建立与完善生均拨款制度。各地建立完善以改革和绩效为导向的专科高等职业院校生均拨款制度,向改革力度大、办学效益好、就业质量高、校企合作紧密的学校倾斜,向管理水平高的学校倾斜,向紧贴产业转型升级急需的专业以及农林水地矿油等艰苦行业专业倾斜。各地均明确落实生均拨款政策,到2017年,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年生均财政拨款平均水平不低于12000元。

建立政府投资稳定增长机制。各地预估投入经费省均达到6.38亿元,其中安徽、广西、广东、北京、山东等地超过10亿元;但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少部分地区对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投入力度还不够,其中甘肃、辽宁、吉林等地预估校均支持经费不足400万;还需进一步拓展资金来源。

内涵建设质量是重中之重

紧紧抓住提升质量这个根本。《行动计划》提出“发展质量持续提升”,指出高职事业发展的质量是系统质量、大质量的概念。各地高度重视以内涵建设为抓手提升高职发展质量,围绕培养“中国制造2025”所需要的人才,提高服务“互联网+”“一带一路”“精准扶贫”等国家战略水平开展建设,着力构建职教体系、建设优质学校、提升专业办学质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内涵建设重点瞄准桩基性项目。各地在优质学校、骨干专业以及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积极性高,预估投资总额超过162.42亿,其中骨干专业建设3770个,投入67.81亿;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建设313所,投入63.65亿;校企共建的生产性实训基地1653个,投入30.96亿。

教育信息化重在提升学习成效。各地在信息化建设上投入预估支持金额达12.27亿元,其中建设省级高职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297个,投入4.39亿元;省级高职教育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332个,投入4.83亿元;建设职业能力培养虚拟仿真实训中心192个,投入3.04亿元。顺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通过各类资源网、数字图书馆、智慧校园、云服务等信息资源和平台的建设,构建并逐步形成国家、省、学校三级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体系;通过应用推进教与学的双重改革,使其更加适合当下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认知规律,从根本上改善学习效果。

提升行指委指导推进积极性

  行业指导优势进一步发挥。行指委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和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的指导作用越来越显著,参与的积极性也很高,从公开的信息来看,46个行指委共承接任务324项、项目1774个,预估投入经费23.12亿元。

校企合作向纵深发展。从行指委承接的任务看,关注的重点放在推进校企深度合作促进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产业发展等方面,其中重点支持紧贴产业发展、校企深度合作、社会认可度高的骨干专业建设543个,投入7.55亿;指导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社会责任感强的规模以上企业与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开展深度合作项目281个,投入5.04亿;以提升专业教学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为目的推进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226个,投入1.78亿;应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建设职业能力培养虚拟仿真实训中心99个,投入2.68亿;引导和扶持企业与高等职业院校联合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试点166个,投入1.28亿,以市场为导向多方共建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134个,投入2.69亿,推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与当地企业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

共建共享向标准化迈进。通过行指委开展相关工作可以更好地实现资源跨区域共建共享、实现资源行业企业共建共享,通过修订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和实验实训装备技术标准,深入产教融合、校企联动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发展。

创新发展行动效果可期

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基本完善。各地全面推进高职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制度,强化对报告发布情况和撰写质量的监督管理;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管理和评价,以行业企业用人标准为依据,设计诊断项目,通过反馈诊断报告和改进建议等方式,反映专业机构和社会组织对高职院校专业教学质量的认可程度,建立高职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如通过开展高校教学巡查诊断、抽样复核、建立诊改档案等方式落实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主体责任、加强教育行政部门事中事后监管的制度设计,形成学校自主保证质量的举措,教育行政部门履责监管办学者质量保证能力的建设。

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水平稳步提升。此前,高职教育“走出去”的目的地主要是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形式主要是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学习和引进国际先进成熟适用的职业标准、专业课程、教材体系和数字化教育资源。此次,多地《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中提出在引进来的同时,助力优质产能走出去,如在境外建设“鲁班工坊”培养支撑企业在当地生产运营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通过职教援外培训基地、海外职业教育培训中心、招收外国留学生方式等探索对发展中国家职业教育援助;为周边国家培养既熟悉和认可中华文化,又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这些都是实质性“走出去”的形式。

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道路已基本形成,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步入更高起点的发展新阶段。未来几年,高职教育战线将以贯彻落实《行动计划》要求为工作主线,深入实施《行动计划》,凝聚共识,积极行动,形成创新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巨大合力,对接“中国制造2025”等战略,切实推动高职教育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促进发展动力由政府主导向院校自主转变、发展模式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建设转变、办学状态从相对封闭向全面开放转变、评价内容从硬件指标向内涵指标转变、教师队伍建设从学历职称向双师型结构转变、社会服务从技术培训向应用研发转变,呈现全新发展面貌,实现全新的跨越,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高志研:教育部职成司)


 


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未来


理顺理论和决策的关系,强化顶层设计与规划,是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当务之急。

仅有专业“躯体”,道德精神不足,无异于行尸走肉。

高职教育,解决就业,只是最低要求。

高职学生大学期间,身心逐步成熟的同时,要化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科研能力是硬实力,服务态度是软实力,内涵建设必须硬软兼顾,协同共进。

从大学的象牙塔里走出来,开门办学,开放发展,全面服务,紧跟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增强高职院校的贡献率、知名度、美誉度,是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真正未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高职教育内涵发展越来越成为业界热议的话题。尤其是2014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教育部等六部委发布《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建设规划》);2015年,教育部印发《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以下简称《创新计划》)和《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年)》(以下简称《管理计划》),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颁布《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标志着高职教育驶入内涵发展的轨道。内涵发展是相对外延发展而言的。外延主要看投入、规模、速度、人数、学校、就业率等数量指标,内涵则注重结构、效率、效益、成长性、满意度、教学水平、社会评价等质量指标。从外延发展到内涵发展,是个系统工程和历史过程,包括理念的变革、思路的转向、方式的转型和层次的升级等多个方面。要使高职教育内涵发展,必须解放思想,面向未来,虚实结合、以虚促实,总结经验教训,廓清认识误区,树立并落实正确的教育观、发展观和政绩观。

  理论是源,决策是流

理论和决策谁先谁后,反映的是一种理念。高职教育在我国是新生事物,其概念在上世纪末才成形,虽然起步晚,但是进展快。一些高职院校领导,特别是新办院校,凭经验想当然,忽视理论,满腔热血,急于求成,仓促上马,贪大求全,往往事与愿违,发展难以为继。理顺理论和决策的关系,强化顶层设计与规划,是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当务之急。

理论是拿来尊重的。理论与决策的关系,本质上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理论和实践的辩证关系,本来不是个问题。理论来自实践,高于实践,指导实践,推动社会实践进程波浪式向前,人类认识社会螺旋式上升,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整个高职教育也好,实现高职教育内涵发展也罢,须臾也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

理论指导,研究为上。第一,分析、判断当前形势。换句话说,就是广泛深入地调查研究。我国高职教育不到20年,学校数量远超本科院校,在校生规模占据半壁江山,为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职业教育现代化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内涵发展是指导思想的转轨,从讲数量到讲质量,由比规模到比效益,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外部环境和高职井喷式增长的纠偏要求使然。如何适应新形势,研究新情况,探讨新思路?答案就是,只有正确的调查研究才有发言权。

第二,认识、把握高等教育规律,亦即了解高教潮流和大势所趋。规律教人敬畏。规律是事物之间内在的有机的必然的联系,不以时间、地点和人的因素为转移。高职教育是有自身规律的,要有办学宗旨、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配备、师资结构、社会服务、教学评估、校企合作,等等。除了高等教育的普遍规律外,高职教育也有职业教育的特殊规律,是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融合。高职教育姓“高”、名“职”,是跨界的。认识规律、把握规律要循序渐进、步步为营,不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

第三,回应、担负人民的重托,即顺应民心所向,赢得社会承认。高职学生是高考录取的最后批次,“兜底”教育是高职的职责。大众化、个性化和自然人、社会人是两对矛盾,办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就是要把大众化和个性化有机融合,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名牌大学是“高进高出”,高职教育是“低进高出”。“低进高出”责任重,需要更大的投入(情感)、更多的支持(道义)和更艰辛的付出。形势、规律、民意,如立体坐标的三大维度,决定高职教育的定位,是每所高职院校决策时必须遵循的依据。

当然,理论研究不是理论指导的全部,理论指导决策、推动发展,除了研究,还要加强理论学习,读些经典原著,精而管用,做到用理论知识武装头脑,立场坚定,观点鲜明,方法灵活,让读懂经典成风气,运用理论成习惯。高职教育内涵建设路途中,理直,气才壮;源远,流才长。理论的源头源源不断,决策和发展才会奔流不息。

 专业健身,文化铸魂

满足地方(行业)紧缺性高素质技术人才需求,是高职教育服务社会的使命。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由需求方(企业、行业)和供给方(学校)一起决定。专业教育和素质提升是高职教育的过程,互相促进,不可替代。

《高等教育法》指出,高等教育要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专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能力。遗憾的是,许多高职院校断章取义,我行我素,把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对立起来,一味强调高职学生的专业技能教育,将高职教育等同于“短、平、快”的职业岗位培训“速成”或与高中同级的中职教育。

毋庸置疑,高职教育要培养专业技能,是教育的工具理性,专业教育是高职学生大学生涯的主要课程。另一面,高职教育属于专科学历高等教育,得履行“成人”功能,是教育的价值理性。《决定》和《建设规划》强调,高职教育必须坚持立德树人,促进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精神养成相融合。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应该有梦想,遵循取之有道的致富观和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有技术,且有能够带来稳定收入和可持续发展的专业动手能力;有文化,懂得基本的社会生活常识和遵纪守法、明辨是非的思想觉悟;有担当,养成助人为乐、甘于奉献、心忧天下、责无旁贷的主人翁情怀。大学育人的文化丰富多彩,思政课、公共课、选修课、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校园环境、学生工作等,“条条大路通罗马”。仅有专业“躯体”,道德精神不足,无异于行尸走肉。高职教育,解决就业,只是最低要求。

国家要求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核心是人的城镇化,首先要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不单是身份,适应新的生活方式、生活环境和生产方式,根本的是思想意识、行为习惯和人际关系的变化。高职学生年龄处于青春期“晚期”,绝大多数上高职的农村孩子,读完大学就可能走进城市,从“农村娃”变成“城里人”(至少是常住);独立生活,由“小农”变成自给自足的“大人”。在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历史过程中,高职教育岂能不三思而后行?

教育在乎过程。高职学生大学期间,身心逐步成熟的同时,要化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注重个体的内在品德,包括职业态度、职业追求、职业伦理、职业规矩、职业情感、职业习惯和职业团队意识等,靠日积月累和潜移默化。赚点钱成暴发户容易,富贵不能淫成贵族很难。专业技能训练想快可快,铸锻高尚灵魂却非一日之功。

专业是硬功夫,文化是硬骨头。无论是人的城镇化,还是培养制造强国的工匠,专业和文化都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重视文化育人并非否定专业教育的意义,谁都知道,没有专业技能“垫底”,文化是纸上谈兵和空中楼阁。

教学立校,管理强校

教学和管理是高职院校的两个轮子,相对独立,相互配合,相得益彰。教学是高职院校的主业和生命。所有院校无不重视抓教学工作,教师是学校的主人,教务部门是职能部门的轴心,其他部门似乎都是教学的辅助机构,因此,一些院校陷入重教学、轻管理,强教学、弱管理的境地,久而久之,就成了“一边倒”的瘸子。

管理,管人理事,管人在先。西方寓言有云:3只鹦鹉,第一只毛色鲜艳,满一岁,会一种语言,售价200元;第二只体格健硕,满两岁,售价400元,因为会两种语言;第三只年岁已老,色相平平,售价800元,众人不解。问主人,原来第三只是管前两只的,是前面两只的“头儿”。寓言虽然浅显,但是道理深刻,专业人员可贵,管理价值更高。《行动计划》要求,高职院校创新发展必须坚持教学改革与提升治理能力相结合,推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依法制定章程,优化治理结构,提升治理能力。研究表明,大学管理分经验治校、制度激励和无为而治等3种类型,属于3个层面,或叫3个阶段,层层递进,依次升格。最低层次是经验治校,主要是人治,靠学校“一把手”个人说了算。制度激励是第二层次,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有章必依,违章必究,维护制度的严肃性、权威性和法权地位,激发教师的尊严感、学生的自豪感和全体员工的成就感,用制度打开所有人的事业空间,为所有人提供追求梦想的保障。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绝大多数是经验管理,处于第一阶段后期,存在三大短板。一是学生管理工作跟不上时代要求。当今世界,物质丰富,衣食无忧,信息泛滥,通讯发达,文化多元,张扬个性,喧嚣浮躁,急功近利,与10年前、20年前相比,学习环境、生活条件简直是今非昔比、天上地下,而学生工作部门的职责和辅导员的工作方式基本没有变。二是现代高职教育制度体系严重滞后,许多制度缺乏可操作性和配套性。由于建校历史短,有的还来不及建章立制,即使制度“等身”,有的也是应付检查,急急忙忙且零零碎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制度的有效性大打折扣。三是高水平管理队伍尚未形成,真正懂高职的管理大家和懂管理的高职行家不多。新中国的高职教育白手起家,一些高职学校的领导和管理干部是半路出家。虽说“草鞋没样,边打边象”,不断加大投入,培养引进结合,高职教育管理人才团队仍然捉襟见肘,有的只好赶鸭子上架。

教师好像前台的演员,行政人员是舞台后面看不到的人。在学校这个大剧场,灯光都打在教师身上,表演的真正成功离不开那些写剧本的、灯光、舞台设计等负责幕后的人,他们的作用更大。日本一位大学校长如此说。一所优质的高职院校,其教学领域的“精彩演出”是相似的,品牌课程、特色专业,可看可听,你有我有大家有;“幕后”的管理服务则不一样,如土壤、空气、阳光,看不见摸不着,而又无处不在且人人有份。《管理计划》刚刚开了个头,家家有一本难念的经。考核、分工、统筹、聘任、饭堂……像个小社会,管得好的话,政令畅通,心齐气顺,共建共享,事业兴旺,曲终人不散,人走茶不凉,品牌成名牌招牌,特色成优势强势。

  科研驱动,服务至上

《指导意见》对高职教育也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如“加快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更好地与当地创新要素资源对接,与经济开发区、产业聚集区创新发展对接,与行业企业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需求对接,建成有区域影响力的先进技术转移中心、科技服务中心和技术创新基地”的总目标,同样适用于综合类高职院校。怎样“融入”,如何“对接”,主要是人才培养“校企合作”、教学过程“产教一体”,要求高职院校具备强大的科技研发能力和务实热情的服务态度,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双师”队伍建设“练内功”。

为什么科研是能力呢?是因为社会上普遍认为高职是专科,老师教好书足矣,不需要也搞不好科研。科研是长期学习思考的智慧,是日常工作养成的习惯,是思维方式训练的沉淀,是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引发的“薄发”,不仅不会影响教书育人,而且会为上课和实训夯实基础、创造空间、开拓视野。“985”和“211”院校的科研积极关注宏伟的国家战略,而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要尽量解决眼前的现实问题,一是课程开发,消化国家统发的课堂教学和实训实习教材;二是技术发明和产品设计,给企事业单位及时提供帮助;三是承担课题和成果转化,让项目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科研是发动机,驱使懒惰者勤奋,引领守常者思变,逼迫攻关者结盟。在高职院校,不重视科研或没有科研能力的“教书匠”是没有后劲的。

为什么服务是态度呢?因为高职算大学,教师不愿意走出校园,不乐意接受上课之外的安排;行政人员有些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层级分明,按部就班。学校是个生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生命共同体,对学生、对同事、对社会的服务,态度应该是积极的而不是懒散的,是主动的而不是消极的,是自觉的而不是被迫的。影响服务态度的原因无外乎两个:知识分子清高的秉性和市场原则的潜移默化。提高服务意识,首先要调整学校教职员工的思想观念,强化服务员的角色认同,摆正个人与学校的关系,无论社会怎么变,学校是服务部门、教育是服务产业的性质不会改变。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荣的职业,对教育者也要加强职业教育,学高为师,行高为范,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不能斤斤计较、按酬付劳,甚至少劳多得、占小便宜。

有“为”才能有“位”。教师是“为”的主体,教师“有为”,学校和教育才能“有位”。科研能力和服务态度,是师资(广义)团队核心竞争力的一体两翼。科研能力是生产力,服务态度是生产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前者无后者,会掉进“拉美陷阱”。科研能力是经济基础,服务态度是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后者无前者,讲服务会陷入“空想”。科研能力是硬实力,服务态度是软实力,内涵建设必须硬软兼顾,协同共进。既要有想法,也要有办法。在人才培养、校企合作、产学结合时,学校科研能力通过给学生和社会提供高水平的服务体现出来,教工良好的服务态度反过来为优秀的科研能力添彩。

我国高职教育的又一个春天来了。不自信无以立根本,不批判无以识天下,不创新无以图未来。理论建设是高职转轨的逻辑起点,理论是实践的结晶、历史的积淀、行动的指南,理论建设是理论自信的先决条件,理论自信是道路自信的基本前提。发现问题不是否定现实和否定成绩,而是为了把党的教育方针落到细节和实处,实现成本最小化和收益最大化,实现绿色发展。从大学的象牙塔里走出来,开门办学,开放发展,全面服务,紧跟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增强高职院校的贡献率、知名度、美誉度,是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真正未来。

                                                               (作者:尹绪忠系广东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党委书记)


                                                                    信息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布时间:2016年5月5日



 


应用型人才供给侧改革的几点思考


资本、技术、劳动力和制度是供给侧的四大要素,决定经济中长期增长的潜能。高等教育关系到向未来经济社会提供什么样劳动力和技术,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制度创新和资本效率。对高等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而言,在供给侧改革方面面临着六大任务。

一是增加投入,以专业建设为核心,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宏观上,政府应持续加大对应用型高校的教育投入力度,探索事业性经费拨款机制是否可以以专业和学科为单位。微观上,高校应加大教学经费投入比例,适应“互联网+”发展趋势,重点加强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软硬件环境。

二是优化专业,对接需求,构建有效的专业增设和退出机制。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紧密对接产业和行业需求设置应用性专业。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和要求,建立一个有效的过剩专业退出机制,放松对于专业的过度管制,下决心压缩和淘汰就业率低、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落后”专业和课程,开设符合新时代需求的新专业,让高校的要素和资源能够重新流动起来,重新再配置。

三是利用现代技术推进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完善课程评价机制和课程考核方式,建立课程应用型内容的动态更新机制。设计、优化、重构课程结构,逐步开展课程的整合,形成以用为本、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建立高校与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协同建设课程资源机制,合作开发课程。

四是注重“双师双能”,打造应用型师资队伍。要完善激励机制和专业发展,加快引进应用型专业和专业群建设急需的高层次学科专业领军人才和教学骨干,促进“双师型”教师的专业成长,支持教师参与实务部门、企业急需的应用课题研究和技术研发,聘请生产和管理一线的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承担相关课程教学。改革教师聘用和考评机制,促进“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

五是简政放权,逐步构建现代大学制度。从外部来讲,政府应加大简政放权的力度,改变直接管理高校的机制和对资源的分配方式,推进“管办评”分离和管理重心下移,健全学校自主发展、自我约束的运行机制。从内部来讲,现代大学制度需要推进高等教育评价改革,完善内外联动的质量保障机制和体系,去教育行政化,按照教育规律办学。

六是补齐短板,创新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要突破传统办学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束缚,树立大教育观、大培养观等教育教学先进理念,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并从碎片化改革向系统设计整体改革转变。充分促进教育教学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融合,推进互联网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

对于高校应用型人才供给侧改革,需要顶层设计和基层试验互动。顶层设计主要是管方向、划底线。改革中到底哪些措施真正有效管用,需要给高校、专业更大的空间来试验,通过试错、比较、改进,找出符合实际、确实有效的办法。

                                                                                 (作者:杨兆廷系河北金融学院副院长)

                                                                      信息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布时间:2016年4月18日

 



经济社会转型期应彰显尊重“工匠精神”


2016年“两会”期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工匠精神”,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和社会的热烈讨论。联系去年“五一”期间举行的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以及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八集系列纪录片《大国工匠》,可以看出出国家高层正在着力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的社会氛围,同时也折射出不少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问题1:

    专门技能者未被视为“人才”

世纪之交,由于种种原因,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跌入低谷。此后,国家便把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外部保障。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要营造有利于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社会氛围。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进一步提出,要逐步提高生产服务一线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形成全社会关心、重视和支持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更是提出,要引导全社会确立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技术、尊重创新的观念,促进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去年的五一劳动节表彰、《大国工匠》的播出以及现在“工匠精神”的提出等,营造了有利于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尽管官方在文件中明确提出,“人才”包括专门技能者,但在实际人们的话语体系和社会文化习惯中,“人才”还是“高大上”的称谓,主要指拥有“专门知识”的高学历者或科技研发人员。这受劳力者与劳心者分层的影响,是传统社会阶层论的论调。从理论上讲,人才应该分布于各个行业,各行各业都应该有自己的人才,而不应该按照从事的行业和工作界定某一群体是或不是人才。“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即是说每一行都会有自己的高精尖人才。

电焊工作为一个行业群体,高凤林做的是给火箭焊接发动机,35年为130多枚火箭焊接了发动机,占到我国发射的长征系列火箭一半以上。张冬伟能在LNG(Liquefied Natural Gas,液化天然气)船上“缝”钢板,游刃有余,这种船在零下163℃极低温环境下运送液化天然气,对焊接技术要求特别高,建造难度堪比航母。显而易见,他们都是焊接行业的人才。

问题2:

    技术技能未被纳入创新体系

我们对创新存在两方面的窄化和狭隘理解,一是认为只有创造新东西才能叫做创新;二是认为创新是科学研究的事情,不包括技术技能创新。

其实,科学和技术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两个方面,科学是人类认识自然的产物;技术是人类改造自然的工具、手段和方法,不存在孰轻孰重,更不能厚此薄彼。当前存在的轻视技术与工艺的观念,是造成我国工业产品质量差、缺乏竞争力的主要原因,需要从根本上改变。技术创新是科学研究创新的延伸和深化,是科学研究创新的落地和转化,只有完成这一步,才能真正推动生产的革新、产业的升级和社会的进步。

作为高铁首席研磨师,宁允展可以在0.05毫米的空间里研磨工件,全国只有他一人可以在这个空间范围内操作,而且获得过五项国家级技术专利。这种来自于一线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技能创新,有力地推动了生产技术进步,理应纳入国家创新体系之中,得到等值的认可和尊重。

问题3:

    职业院校难以培育出合格人才

当前,职业院校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主体,但由于缺乏真实的工作场景,无法培育出合格人才,才有了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为学生营造技术技能训练的环境和成长土壤。

纪录片中八位工匠的经历也证明了这一点。他们几乎都是由师傅在工作现场手把手带出来的,同时他们也大多沿着师傅的脚步带着自己的徒弟,使技艺传承后继有人,发扬光大。手工技艺传承更多的是缄默知识,主要靠学习者跟随师傅耳濡目染,靠观察揣摩,体会并内化技术操作的要领和精义。

宣纸工艺高级技师周东红带着徒弟一起捞纸,言传身教,只有长时间站在槽沿边上,才能找到平衡感,保证纸张的厚薄一致,才能使徒弟掌握精湛的技艺。港珠澳大桥隧道工程首席钳工管延安在师傅的带领下,经过艰苦训练和摸索,积累了丰富经验,凭着手的感觉就可以判断一毫米的间隙,成功在海底对接了16节每节重达八万吨(长180米、宽38米、高11.4米)的沉管,实现零失误,本领不但超过了师傅,自己还带起了大学生徒弟。

问题4:

    工人待遇低影响职教吸引力

技术技能工人待遇问题是影响职业教育吸引力,制约职业院校学生职业发展的源头性因素。

纪录片中八位工匠都是各自行业的佼佼者,但他们的工资待遇和生活状态并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大飞机首席钳工胡双钱在我国航空制造业工作了大半辈子,两年前才从30多平方米的老房子搬出,贷款在上海宝山区买了70平方米的新家。宁允展没有高档的实验设备和实验室,有的只是在自家略显破落的30多平方米的小院里,自费购置设备搭建的一个简易工棚,供自己练习手艺,钻研技术难题。可见,技术技能人才在经济收入、福利待遇以及社会地位等方面都明显低于其他劳动者群体。

这个问题已引起国家层面的重视,去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领导表示,要提高技能人才的收入水平,特别是一线技能工人的收入,让蓝领工人逐渐成为中产阶级的主体。今年“两会”期间,已经明确提出要健全高技能人才薪酬体系,提高技能人才工资水平。

问题5:

    工匠精神没有渗透进教育教学

八位工匠身上集中体现了工匠精神的意蕴,处处闪耀着工匠精神的光芒。这种精神应该得到传承、继承和发扬。

而在当前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主体的职业院校中,为了凸显职业教育的特征,证明其存在价值,过度强调学生技术技能的训练,忽视了学生的职业道德熏陶和职业素养养成。为此,有必要将工匠精神渗透到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中,使学生成为具有完满人格的职业人。工匠精神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爱岗敬业,热爱所从事的职业。认可自己的工作岗位,才能付诸热情和全身心投入。纪录片播出的八位工匠对工作岗位都充满了深深的爱,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工作了很多年甚至一辈子,都有很强的职业荣誉感,这是从事一项工作、做出成绩的基本前提。

二要能吃苦耐劳,耐得住寂寞。周东红一年四季无论寒暑,都要站在槽沿边,一站就是十几个小时,每天都要重复一千多次的捞纸动作,一年要捞三十多万张。即使这样,他也没有怨言,反而认为如果从事了别的行业,可能取得不了这样的成就。而且,他认为自己的工作传承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到自豪。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首席钳工顾秋亮为了提高潜水器组装的精度和密封性,长期直接用手抚摸潜水器和玻璃罩界面,不戴手套拧螺丝,手指的指纹都磨平了,导致考勤刷指纹都无法完成。管延安的工作环境在海下十几米,黑暗潮湿,阳光氧气都不充足,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他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无论多么艰苦,都任劳任怨,忍受了常人吃不了的苦,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取得了不平凡的业绩,让人敬佩。

三要精益求精,追求极致和完美。孟剑锋为给APEC期间来华的国际领导人打造国礼,亲手制作了30多把錾子,最小的一把在放大镜下做了五天,小簪子底部的面很小,却要造出20多道细纹,每个细纹只有0.07毫米。制作一个果盘,要在只有0.6毫米厚的银片上进行百万次的錾刻敲击,一次失误就前功尽弃。胡双钱参与的“C919大飞机”制造项目,有些小零件比曲别针还小,上面还要打孔,允许的误差仅为十分之一毫米级,他都靠手工完成,一丝不苟。

四要甘于奉献,具有崇高的职业使命感。胡双钱从上世纪80年代就从事航空制造业,经历了企业的衰落和困苦,经受了其他企业的高薪诱惑,仍矢志不渝,坚持到现在。支持顾秋亮一直坚持下来的原因是潜水器关系到潜水员的生命,必须要细致入微,不能有半点差池。管延安去年春节没有回家过年,他认为参与国家工程是他抛家舍业的初衷,是忍受寂寞的精神支撑,也是铭记终身的荣誉。纪录片播出的八位工匠大多面临过外界的挖墙脚,却都拒绝了,质朴的语言表达展示了让人感动的职业使命感,正是对岗位的执著和坚守铸就了他们今日的辉煌。

3月21日,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其中专门列出,将技术技能人才作为一类人才进行培养,用来支撑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并不断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技术技能工人作为一类人才会得到应有的认可,其劳动价值会得到应有的尊重,社会地位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从而真正为职业教育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作者: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与继续教育研究中心 聂伟  


信息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布时间:2016年4月19日




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

与改进与传统评估的八大区别


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建立常态化的职业院校自主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机制,根据《教育部2015年工作要点》和《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教育部决定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逐步在全国职业院校推进建立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全面开展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是指学校根据自身、办学理念、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聚焦专业设置与条件、教师队伍与建设、课程体系与改革、课堂教学与实践、学校管理与制度、校企合作与创新、质量监控与成效等人才培养工作要素,查找不足与完善提高的工作过程。

诊断与改进与管办评分离背景下评估的区别体现在8个方面:

一、目标不同 

评估是要督促院校按照既定目标、标准的要求,建设一个自上而下、周期性、层级式管理为基本架构的人才培养质量管理系统;诊断和改进,是为了引导和帮助职业院校发挥教育质量保证主体作用,自主开展多层面多维度的诊断与改进工作,逐步建成一个覆盖全员、贯穿全程、纵横衔接、网络互动的常态化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体系。“诊断与改进”的目的是为了高质量地全面达成预定目标并不断创造性地超越既定目标,是“定位”“导航”“体检”“矫治”,改进、创新,主要不是为了做价值判断、考核评议。

二、运作动力不同 

评估作用下形成的质量管理系统,其运作动力主要是来自于外部、来自于行政指令,虽然建成难度比较小,见效快,但是院校容易产生被动应付心理,质量管理容易出现时紧时松、上紧下松现象,持续改进动力不足。诊断与改进的运作动力,主要来自实际的社会需求,来自于质量生成主体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内在需要,来自于院校内部大大小小“质量改进螺旋”相互激励、牵制的潜在机制。虽然建设难度较大、过程较长,但因为从根本上消除了被动应付、“上紧下撒”的土壤,所以能够形成常态、维持张力、落实“三全”、持续改进。

三、标准设置不同 

三是标准设置不同。评估的标准由评估的组织者设定,同一组织主体组织的同类评估的标准是基本统一的。而且,在同一轮评估周期中维持不变。所以,习惯称之为“既定标准”。诊断和改进的标准由质量主体,也就是学校,根据社会需求和人的发展需求制定,因此,在不突破教育部设定底线的前提下,各地区、各院校都可以补充设定适合自身实际的标准。并且,可以跟随需求的变化和达成的状态不断修正,甚至提出“跳一跳够得着”的新的目标与标准,使得生成质量的主体始终保持改进提升的激情与张力。故称其为“需求标准”。

四、组织主体不同 

评估的组织主体是评估的组织者,可以是利益相关方,也可以是没有直接利害关系的第三方机构。在实施“管办评分离”之后,不包括职业教育的管理方和办学方。而“诊断与改进”的组织主体是质量的直接创造者,是质量保证的第一责任人。对职业教育来说,指的是院校及其举办者。

五、教育行政部门角色不同  

在评估中,教育行政部门是组织主体,扮演的角色是“指挥员、裁判员”。在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过程中,则起着规划、设计、引导、支持的作用,扮演“指导员,教练员”的角色。

六、指标体系不同  

评估的指标体系为的是对评估对象作出价值判断,依据的标准是既定的、静态的,一般是按照“逐层分解”的模式设计。“诊断与改进”的指标体系是质量生成主体用于诊断、定位、导航的,依据的标准是开放的、动态的,所以必定按“态(现实状态)—里(影响因素)—表(表现指标)”的逻辑展开,更像罗盘、坐标。

七、运行形态不同  

评估是为了对教育机构的办学方向、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等作出评议和估价。需要事先选定评估节点,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工作,给出评判的结论。因此,具有项目的性质,注重的是结论;而诊断与改进是是质量生成主体为了找准定位,调整纠偏,持续改进而设计的运行模式,所以是融入工作全程的,没有起讫时间的限制,类似于日常的自我保健,注重的是过程。

八、操作方法不同  

八是操作方法不同。诊断与改进,强调质量计划与标准的制订,强调广泛采用深度汇谈的方法,强调从源头采集数据,强调过程性数据开发、采集和利用,强调数据的实时采集、分析和展现。

总之,“诊断与改进”旨在建立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保证工作新常态,体现“四变”:一是服务需求——变自娱自乐为服务需求。坚持以经济社会与学生全面发展需求为引领。树立质量目标、标准不能搞脱离实际需求的闭门造车,不能一成不变,更不能成为某一群体或机构从自身利益出发的越俎代庖。二是立足自我——变以外部保障为主为以内部保证为主。强调工作与保证同步,承担工作任务必须同时担负质量保证的责任,无一例外。三是常态“诊改”——将诊断与改进列为一切工作的组成环节,变脉冲式激励为常态化改进,由此激发学习动力与创新活力,并成为工作新常态。四是“平台”支撑——变回顾总结为实时监控,全力打造数字化校园环境。通过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的普遍建立和优化升级,使得实时监测、及时预警成为现实,办真正让人民满意、放心的职业教育。

最后要呼吁,《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六月份已经发出,方案研制也已经完成,许多省市和院校非常着急,因为这涉及到明年的工作安排、预算制定等等,都希望方案能够早些下发。

杨应崧  2016年4月14日





高职通识教材究竟要什么“味”


相比国内一流本科院校,高职院校通识课程及教材的开发才刚刚起步,存在着不少问题。一些教材冠以通识的标签,实质上是传统教材的复制或修补、组合,有的纯粹开发成“十万个为什么”的科普教材。那么,高职的通识教材究竟要有什么味道?换句话说,什么“味”的通识教材才靠谱?

体现教材定位的“高、职、生”性。定位是通识教育教材开发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很多老师因拿捏不了它而导致高职通识教材出现两个极端——或传统教材的翻版,或初高中教材甚至科普读物的翻版。可以说定位是通识教育教材开发的关键,高职院校的通识教育首先要转变教育理念,即从“以知识为中心”的学科理念向“以学生为本”的通识教育理念转变,需要平衡高职通识教育的“高等性”“职业性”及“学情性”。定位介于传统教材与科普读物之间,并根据各校具体生源情况(如3+2等)适当融入初高中内容及其他心智、人格、价值观等非专业内容(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酌情选用)。纲举目张,定位就是通识教育教材的“纲”,其选材、内容、结构及教材名称等都是建立在定位这“纲”之下。此种定位要求高职通识教育教材,在运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解析复杂知识或方法理论方面,要体现其普适性;在跨出狭隘的专业去拓宽学生视野方面,要体现其高等性;在培养学生“一以贯之”的能力以及对他们的创业、就业及事业启示方面,要体现其职业性。

突出题材的“广博”性。通识教育教材与专业教材不同,不追求知识的专门精深,选题宜广不宜窄。现实中很多教师,限于自身的专业背景或兴趣,在通识教育教材的题材选择上往往定格在传统的专业教育思维上。如教材《走进法国》,旨在让学生了解法国社会文化,其意义显而易见,但作为一门通识教育课程则显得“太窄”。从通识教育的性质上说,通识教育强调其非专业特色,是以素质教育为出发点,追求的是“文理工渗透”的教学思路。因此,通识教材的选题应体现跨越学科的“通识性”,题材的选择上要“既见树木,又见森林”,既要有知识的“点”,也要有知识的“面”。如将上述《走进法国》的选题,改为《走进世界》或《世界文化欣赏》,或《亚洲文化》《欧洲文化》等,而将“法国”“韩国”等内容作为其中篇章的内容,则教材知识范围的广博性和选题的思想性就更加充分了。

 强调结构的“松散”性。过分注重教材理论体系的严密性、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完整性等,是通识教育教材结构普遍存在的问题。如某《中外民俗》教材结构涉及了服饰、饮食、居住、交通、农业等民俗,以及岁时节日仪式、游艺、宗教信仰民俗等,几乎所有的民俗文化事象一个不少,每一章的内容也是按照逻辑关系逐层分解,从概念到理论滴水不漏。尽管教材层次清晰、结构完整,但教材结构上大而全,学科体系痕迹过重,由于仅限于某一学科,缺乏对其他学科知识的贯通,并且授课时间(往往是选修课)的局限,最终的教学只能是蜻蜓点水,真正的通识“味”难以显现。如前所述,通识教育是培养素质高、有修养的“完整人”,强调对知识把握的“通透、全面”,追求的是学生发散性思维下的启发性教育。由此可见,通识教育的教材特别是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的教材,应显著区别于传统教材,在“广博性”选题选材的基础上应突出“松散性”结构布局特点,即章节之间相对独立性,各知识点呈跳跃状,关键知识领域重点扫描。也就是说,通识教育教材的结构“松散”,但形散神不散,知识的“点线面”仍具系统性。

 把握体例的“指向性”。通识教育教材的体例存在以知识为本位、未能突出学生的主体性问题。如经济学原理、管理学概论等教材,往往是以导论、研究方法、各种理论为序的“学术”体例,从一开始就让人感觉深奥、晦涩。高职院校的通识教育决定了必须开发与其相符合的教材,通识教材的体例设计要符合高职学生的特质,“问题指向”体例设计具体表现在通识教材要有一条简洁明了的教学主线,要站在学生“学”的角度,将原来的知识“阐述”变为与学习者的“对话”,使无声的教材成为充满体恤情感的“有声”教材,从而使学生能够自觉性地沿着教材“体例”逐渐进入到知识的王国。

如某通识教材,体例上由篇、章、节构成,每节由“知识点—名人名言—故事案例—知识解析—思考练习”组成。每节开头的知识点,简明扼要地指出了本节所要学习的内容;知识点所对应的名人名言,深刻指出了知识的价值或所揭示的规律等;故事案例,让学生对知识点所关联的现象有感性认识;知识解读,运用概念所指引的思维去思考等。由于该体例以问题开头,运用启发性思维,遵循的是“概念接触—名言启迪—故事案例启发—原理学习—知识消化”教学路径,因此学生在分析问题的深度、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上都可以得到训练。这样的体例设计,问题指向,结构层次清晰,目标明确,可接受性强。由于所选故事案例都来自生活,使原本艰涩的知识理论变得通俗易通,在许多理所当然、一知半解之处寻出贯通的见识,学生可以在阅读中体验到其中的乐趣,收获实实在在的成长。并且,文字由浅入深,用浅显语言讲清楚一个个知识原理,既阐明知识概念,又充分体现知识内涵,由此使学生形成科学思维方法。叙述时以学生的视角(如第一人称等形式),把通识教材当做一个“读者世界”,引导学生去认知、去探索。

 注重名称的“噱头”性。通识教育的通识性还体现在教材的名称上,“现代通识教育是充分体现生本理念,学生选学有充分的自由,学校尊重学生的学习选择”。这体现的是一种对通识教育理念的认识取向。因此,高职院校通识教育教材的取名要有“噱头”,既要能够充分吸引学生注意力、引起学生学习或选课的兴趣,又要“告知”这本教材或这门课程带给学生的是什么。如传统教材《应用文写作》《经济学原理》《法学概论》,分别改为《带个“秘书”在身边》《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和《法律与人生——以案说法十五讲》,名字新颖,学习目标明确,能很好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有一探究竟的想法。“噱头性”的教材名称体现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理念,名称说法的不一样,也为编者在选材著书时内容拓展与挖掘带来了新颖的角度。像《带个“秘书”在身边》,就关注了社会对学生的需求,厘清了哪些是学生最需要的能力等,教材按照学生“进入校园—即将离开校园—进入职场—成为社会一员”的思路设计教材结构内容,使学生从学校到职场、社会都有一个“秘书”伴随在身边,培养学生校园、职场及社会的人生各个环节可能用到的诸多文书技能。

                                                                              (作者:王艳 周元雄 单位: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信息来源:《浙江教育报》   发布时间:2016年4月12日

 




各地落实《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举措综述


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确定〈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任务(项目)承接单位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6〕30号),发布了31个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新疆生产兵团教育局(统称各地)以及46个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简称行指委)的实施方案。各地(行指委)在认真领会文件精神基础上,准确把握区域职业教育办学实际,以提升高职教育发展质量为主线,科学设定行动目标,主动规划建设内涵,按照综合改革的要求谋篇布局,描绘了今后三年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蓝图,切实推动高职教育朝着发展质量持续提升、综合改革进一步深化、创新发展机制更加完善、保障体系更加健全的目标前进。

规划新局面:职教体系日臻完善,多方统筹保障落实

实施目标聚焦高职整体实力提升。各地(行指委)实施方案从全面推进区域或行业内高职教育创新发展角度,统筹设计了涵盖高职教育各个领域的目标体系。一是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形成更加合理的院校及专业布局;二是大幅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应用技术研发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三是着力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能力,增强服务“中国制造2025”的能力;四是进一步创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五是提升高职院校治理能力,健全院校内部质量监控机制;六是不断提升师资队伍水平;七是全面提高职业教育信息化水平。基本涵盖了高职教育发展方方面面,致力于高职办学水平整体提升,助力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加快形成。

落实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顶层设计多措并举。各地实施方案均明确提出要以专科层次职业教育为核心,错位发展,构建中职、专科、本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层次职业教育相贯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例如,陕西开展五年制连读试点,推进中高职衔接,围绕培养“中国制造2025”亟需人才开展专升本应用型本科专业试点;山东完善对口贯通分段培养体系,重点鼓励支持举办“三二连读”专科教育,完善高职院校与本科高校“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模式;黑龙江设立“龙江学分银行”推动高职院校逐步实行学分制,依托“互联网+职业教育”,实现跨校跨领域跨学段选课,建立以学分为基本单位的学习成果认定积累制度。

省级统筹主体意识明显提升。《行动计划》所列87个任务和项目中,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牵头落实或参与落实的有71项,占到81.61%,充分体现了地方的落实主体地位。从实施方案上报情况看,各地承接任务1306项、项目12272个(平均每地承接54.22项),预估投入经费204.12亿元,显示出各地勇于承担高职教育发展主体责任,加快推进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的决心。比如,江苏健全多部门组成的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主动协商有关部门,协调项目预算、政策措施,明确职责分工,保证任务落实;湖南明确院校所承担任务及项目的完成情况能列入教学业绩考核的,都作为指标内容列入考核体系,并作为年度财政奖励资金分配要素和衡量学校总体工作的重要内容。

资金保障以改革和绩效为导向。各地明确逐步健全多渠道筹措经费和财政生均拨款稳定投入机制,加大总体投入水平,缩小区域差异;进一步改革预算拨款方式,向改革力度大、办学效益好、就业质量高、校企合作紧密的学校倾斜,向管理水平高的学校倾斜,向紧贴产业转型升级亟需的专业以及农林水地矿油等艰苦行业专业倾斜。预估投入经费省均达到6.38亿元,其中安徽、广西、广东、北京、山东等地超过10亿元。各地均明确要按照教育部财政部有关要求落实生均拨款政策,到2017年,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年生均财政拨款平均水平不低于12000元。

行指委积极推进校企深度合作。行指委积极发挥指导作用,重点关注“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促进职业教育更好服务产业发展”等方面,46个行指委共承接任务324项、项目1774个,预估投入经费总额23.12亿元。投入7.55亿元开展骨干专业建设,凝练专业方向、改善实训条件、深化教学改革,提升专业发展水平;投入1.78亿元紧密依托行业企业建立“双师型”教师培养基地,提升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投入5.04亿元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推动行业内规模以上企业与高职院校开展深度合作;投入2.68亿元建设虚拟仿真实训中心,根据行业特点和岗位特征,将现场操作安排困难或危险性高的专业领域实习实训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投入1.28亿元引导和扶持企业与高等职业院校联合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试点;投入2.69亿元以市场为导向多方共建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推动行业企业与高职院校开展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

发展新动能:夯实基础服务社会,开放创新提升能力

同步经济发展服务国家战略。各地实施方案中,有25省份明确在优化院校布局,调整专业结构,建立产业结构调整驱动专业设置与改革、产业技术进步驱动课程改革的机制,重点服务中国制造2025进行专业调整和人才培养,优先保证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规划。吉林重点支持建设新型工业、现代农业以及民族文化传承等领域的专业,建设50个骨干专业;四川省财政三年累计投入2.72亿元,围绕服务四川“7+3”产业发展规划优化专业结构布局,立项建设100个省级重点专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制定《兵团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战略规划职业教育建设规划方案》,立足兵团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的战略;云南主动融入中国制造2025、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工业强省”战略、长泾经济带、大湄公河次区域的区域及周边发展战略,引导高职院校推进专业链紧密对接区域产业链、创新链,整体提升专业发展水平。

区域协调发展提升整体水平。各地在探索基于增强发展能力东中西部合作机制的同时,也注重通过区域内学校布局与调整推进高职院校协调发展。天津突出重点领域,完善和提升京津冀协同发展装备制造业等8个现代职业教育产教对接平台,构建文化产业、民族教育等12个现代职业教育产教对接平台,推动环渤海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协同发展;新疆建立对口援疆、区内帮扶工作机制,制定《自治区示范性职业学校对口帮扶南疆职业教育项目实施方案》,确定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等19所示范校帮扶喀什地区中等职业学校等26所薄弱职业学校,有效推动区内职业教育的整体发展;湖南支持省内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相关专业,优先扶持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紧缺专业,定位服务产业发展方向,形成“对接产业、相对集中、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专业结构布局,并要求省内高职院校对照卓越院校标准进行建设,推动全省高职院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

明确办学主体形成质量保障机制。《行动计划》要求以高职院校章程建设为统领,明确建立健全依法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高职院校治理结构。四川2015年已分两批完成40所公办高职高专院校章程核准工作,到2016年3月完成18所民办高职院校章程核准,实现高职院校“一校一章程”。

31个省(区、市)承诺全面推进高职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制度,强化对报告发布情况和撰写质量的监督管理,进一步提高年度质量报告的量化程度、可比性和可读性。山西支持第三方撰写发布省级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青海将适时在省级层面对质量报告进行相应的排序,督促各高职院校做好、做实质量报告相关工作。

30个省(区、市)在实施方案中承诺开展高职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浙江在开展高校教学巡查诊断工作基础上落实高职院校教学诊改工作;河南2016年开展高职院校教学诊断和改进工作,2018年抽样复核不少于20%的高职院校诊改工作质量,2017年支持3个对用人单位影响力大的行业组织开展专业层面的教学诊改试点工作;黑龙江建立“龙江高职院校诊改档案”。

建设优质资源夯实发展基础。31个省(区、市)在优质高职院校、骨干专业以及30个省(区、市)在生产性实训基地等优质资源建设中设立项目和重点投入,预估投资总额超过162.42亿元,其中骨干专业建设3770个,预估投入67.81亿元;开展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建设313所,预估投入63.65亿元;建立校企共建的生产性实训基地1653个,预估投入30.96亿元。

优质高职院校建设要求高职院校办学定位准确、专业特色鲜明、社会服务能力强,在技术技能积累、杰出人才培养、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处于领先水平,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和综合实力。湖南启动了省级卓越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遴选20所左右院校投入5.4亿元;广东实施全国一流高职院校建设计划,投入6亿元建设20所左右全国领先、世界有影响的优质高职院校。

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特色办学的逻辑起点,是对接社会需求、主动适应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桥梁和纽带,是强化内涵、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突破点和着力点。陕西投入3亿元,将150个骨干专业建设列入本省高等职业教育中长期规划重点支持项目;江西投入9亿元,开展精品专业建设工程,围绕本省产业发展需求,重点支持建设300个专业点,引领示范本校其他专业或同类型高校相关专业的改革建设,打造一批精品专业群。

实践教学体系是高职教育的特色所在,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是与规模以上企业深度合作为基础,以专业为依托,科学构建实习实训体系,实现学校教学环境与企业现场环境、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有机融合,是提高职业院校实践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场所。河北投入1亿元,支持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50个左右;广西投入2.4亿元,将实训基地建设纳入职业教育十大工程;重庆探索“四个互动”“九个融合”办学模式,积极开展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

构建数字资源改造传统教学。高职数字教学资源建设是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利用信息技术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突破时空局限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重要手段。各地建设省级高职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297个,投入4.39亿元,其中北京投入1亿元立项建设20个。建设省级高职教育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332个,投入4.83亿元,其中山东投入1.2亿元立项建设1200门。建设职业能力培养虚拟仿真实训中心192个,投入3.04亿元,其中山西投入4500万元立项建设3个。新疆以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为目标开展职业教育信息化基础能力建设。

“双师”建设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共有27个省(区、市)和32个行指委计划建设571个“双师型”教师培养基地,投入4.86亿。山东优化教师管理方式,20%编制员额由学校自主聘用兼职教师,落实高职院校职称评审自主权。湖北建立“楚天技能名师”制度,聘请能工巧匠、技术能手担任职业院校专业兼职教师。吉林充分发挥一汽、北车等国有大型企业的优势,在学校和企业建设3个“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海南建立全省统一的兼职教师信息共享平台,将传统技艺大师、现代能工巧匠、省级劳模骨干兼职教师纳入兼职教师资源库,供省内高职院校资源共享。

协同创新提升应用研发能力。共有28个省(区、市)建设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449个,投入8.29亿元。江西预算投入2500万元建设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5个,技术应用面向中小微企业,协助企业开展、实施电子商务业务,提供技术,使技术贡献率占所用企业产出65%;湖南重点支持推动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共建30个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鼓励开展应用技术研究、新技术研发、技改攻关、新产品研发、成果转化(推广)、技术标准(规程)研制、经营策划研究等项目,专项支持一批高职院校应用技术创新研究课题,鼓励师生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进行自主创业或与企业合作转化。

服务“走出去”战略,提升国际化水平。高职教育“请进来”继续学习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同时加强建设“走出去”推动建立与中国企业和产品“走出去”相配套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提升国家竞争能力。一是助力优质产能“走出去”,培养支撑企业在当地生产运营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26个省(区、市)计划扩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职业教育合作,服务“走出去”企业需求。天津通过国际化提升工程,鼓励有条件学校积极拓展海外职业教育市场,在境外建设5个“鲁班工坊”。二是探索开展对发展中国家职业教育援助。18个省(区、市)将探索援助发展中国家职业教育的渠道和政策,一批高职院校积极探索“走出去”在发展中国家办学,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高质量职业教育及培训项目服务海外。

增强办学活力深化产教融合。29个省(区、市)推动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开展多元投入主体依法共建职业教育集团的改革试点。31个省(区、市)校企共建以现代学徒制培养为主的特色学院,推动高职院校与当地企业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22个省(区、市)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鼓励社会力量以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公办高等职业院校改革。

一是丰富集团化办学的实现形式。各地共投入4.95亿元建设骨干职教集团、连锁型职教集团以及遴选10省份开展多元投入主体依法共建职教集团的改革试点。北京市适应北京产业转移疏解和京津冀地区产业链分工合作的需要,探索建立京津冀职业教育集团;江苏引导省内营业收入超百亿企业特别是行业龙头企业牵头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职业教育集团,计划到2018年,建成8个左右全国性职业教育集团,实现职业院校参与职业教育集团的覆盖面达80%。

二是重点推进现代学徒制深化产教融合。各地投入5.16亿元校企共建522个以现代学徒制培养为主的特色学院。山东允许符合条件的高职院校采用单独考试招生的办法从企业员工中招收符合高考报名条件的学生,使学生兼具企业员工身份,校企联合保障学生权益、保证合理报酬,落实学生责任保险和工伤保险;浙江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构建“六共同”育人机制,努力实现人才培养和人才使用的无缝对接;青海推进高职院校与当地企业“四个合作”,开展建设4个现代学徒制培养为主的特色学院。

三是推动具有混合所有制特征的办学实践。海南现有混合所有制性质院校1所;吉林经济管理学院已开展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办学试点;江西计划建设省级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4个,预算投入2000万元,形成“人财物融通、产学研一体、师徒生互动”的新型二级学院实体;福建2016年出台股份制和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建设指导意见,试点支持公办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举办混合所有制性质的二级办学机构。鼓励企业、个人以资金、技术、实物等向公办高职院校注资入股,参与学校办学和管理。

深化“双创”改革服务创新创业。29个省(区、市)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利用各种资源建设创业教育实践平台。浙江积极推进高职院校建设创业学院,创新办学体制机制,围绕特色小镇、产业集聚区发展,利用各类资源建设更多的创业基地、创客中心、创新工场等众创空间;天津支持20所高职院校开展市级“众创空间”建设,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建设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和小微企业创业基地,作为创业教育实践平台。

25个省(区、市)整合多方资金,支持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山东财政安排资金,支持实施“山东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能力提升行动计划”,推动各高职院校优化经费支出结构,多渠道统筹并安排资金支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28个省(区、市)探索创新创业相关活动在折算学分、学习认定、转专业、弹性学制等方面作灵活尝试。河北对自主创业学生实行持续帮扶、全程指导、一站式服务,举办或支持参加各级各类大赛,并对获奖项目择优纳入省级科技计划;内蒙古实施自治区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建立创新创业档案和成绩单,客观记录并量化评价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情况;黑龙江允许创业学生调整学业进程,可以保留学籍8年。

29个省(区、市)开发建设创新创业课程473门,投入5835万元。四川拟在2017-2018年由省财政设立“高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专项”,计划建成50门省级创新创业教育课程、100门资源共享的省级创新创业教育在线课程,支持建设100种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教材。

融合培育人文素养和职业精神。各地要求高职院校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坚持知识学习、技能培养与品德修养相统一,将人文素养和职业素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加强文化艺术类课程建设,完善人格修养,培育学生诚实守信、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思想观念。海南构建具有鲜明企业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推进优秀企业文化进校园、职业文化进课堂,促进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精神的融合;河北利用学校博物馆、校史馆、图书馆、档案馆等,发挥学校历史沿革、专业发展历程、杰出人物事迹的文化育人作用,围绕传播职业精神组织第二课堂,弘扬以德为先、追求技艺、重视传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安徽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优秀文化教育资源,开设专题性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加强徽文化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特色专业建设,对应安徽特色传统手工技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集民族工艺传承创新、文化遗产保护、高技能人才培养、产业孵化于一体的职业教育基地。

未来新思考:齐头并进需努力,百花齐放待有时

部分实施方案地方特色不明显。各地实施方案均能围绕《行动计划》要求的任务(项目)进行规划和设计,明确了具体政策措施、详细时间表和路线图。河南成立行动计划领导组、推进工作组和项目检查组,细化涵盖47个任务和16个项目的安排表,逐条明确配套政策、建设进度安排与经费预算,将投入预算经费来源落实到省级财政、学校、企业、外方等具体建设方。部分地方根据区域高职教育现状和发展需求创新设立了符合区域特色的任务和项目。广东实施“创新强校工程”,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目标通过5年建设形成地方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广东模式”。但也存在没有提交实施方案(16个行指委没有提交实施方案)或提交的实施方案地方(区域)特色不明显等问题;部分省、自治区承接的任务和项目数不到35个,远低于54.22个的平均值;个别实施方案去除摘自《行动计划》中的任务(项目)描述后无法找到完整的举措或观点;部分地区对于设定的建设任务前期论证不够充分、缺乏有力的举措、可实施性不强,需要通过后续补充方案明确建设举措。

多元主体及混合所有制办学探索有待加强。与民办高职教育相关的4个任务,平均仅有14.75个省(区、市)承接,远低于任务承接均值23.75个,个别民办高职教育发达的省份甚至未承接任何其中的一个任务。综合各地实施方案,其中“举办具有混合所有制特征的二级学院”(97个)、“现代学徒制试点”(522个)、“多方共建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449个)等3个项目承接数量接近或不到《行动计划》的预设计划数量,也低于全部项目承接数量达到预设计划数1.5倍的均值,有4个省份在这3个与企业深度合作密切相关的项目中仅承接1个项目开展建设。

区域均衡发展难度增大。以骨干专业、优质学校和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等三个重点建设项目为例,西部地区的甘肃、内蒙古、云南、新疆以及东部地区的辽宁、上海等地建设数量校均不足2.5个,低于全国校均4.3个的建设数量;西部地区的甘肃、内蒙古、云南,中部地区的吉林、河南以及东部地区的辽宁、上海校均投入不足500万元,远低于全国校均1211万元的经费投入;西部地区的广西(建设数量校均7.0个、经费投入校均4400万元)、中部地区的安徽(建设数量校均5.87个、经费投入校均3280万元)、东部地区的北京(建设数量校均8.4个,经费投入校均4200万元)和天津(建设数量校均7.39个,经费投入校均2769万元)均远超平均数。随着各地项目陆续推进实施,高职发展省域落差也将会持续加大。

各地(行指委)的实施方案已经发布,落实《行动计划》的号角已经吹响。如何统筹汇聚各方资源切实保障预期支持,如何精准把握任务举措轻重缓急协调推进方案整体落实,如何激发高职战线激情活力促使创新发展再上新台阶,将成为各地(行指委)解决的重大课题。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三年建设,高等职业教育整体实力显著增强,人才培养的结构更加合理、质量持续提高,服务中国制造2025的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显著提升,促使高等教育结构优化成效更加明显,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日臻完善,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作者:张启明  王博  童卫军

                                                   信息来源:《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发布时间:2016年4月27日


学院门户网站